欢迎来到入途国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传统服饰 > 古装装饰

【汉服知识扫盲】汉服系统知识大全

作者:laoshi来源:入途文学网发表于:2021-12-20 19:46:45阅读:0

华夏自古乃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中国很早就把“布帛可衣”列为生民之本。《风俗通义 愆礼》云:“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巾,所以饰首;衣,所以蔽形。”《白虎通 衣裳》云:“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絺绤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

故此,我们看到,服饰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增美饰”等一系列人类通行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着“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义。《周礼 地官 大司徒》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认为“同衣服”的风尚才可安定万民;在强调“名正言顺”的华夏传统中,历代帝王问鼎天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改正朔、易服色”;满清入主汉室江山,也是从衣冠入手的,衣冠的断绝才彻底瓦解了屠刀都没能砍断的汉人最后的坚守……

衣冠于华夏,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

我们回首遥望,虽然不至于像某个关于新疆库车记录片里,一些当地的维吾尔人看到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上的古龟兹祖先,茫然地说:那是异教徒(因为他们信佛教),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但确实也迷失了许多记忆;当今又是一个迫切需要特色的时代,历经苦难的中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时候,也很懂得需要自己的“民族特色”来向世界展示。于是,我们在破碎的记忆中匆匆翻检一番,又带着许多迎合西方强势文化思维的成分——于是,旗袍、“唐装”被我们骄傲地视作民族文化的独特符号……却很少有人去想,这些最多只有三百年的、严重变异的符号为何能够淹没几千年渊源和积淀?

要待何时,华夏才能够不只是一个苍白的名称?要待何时,我们才能够明白,我们的祖先给了我们一个多么深远美丽的名字。

衣冠断代已六个甲子,如今又燃起了星星之火。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时代大任义不容辞,然而,恐有损五千年沉甸甸的使命,衣冠体系,总不敢妄下定义。不过,看着很多网友,尤其是新入门的朋友抱怨没有完整的学习资料时,实在汗颜。于是,我们诚惶诚恐地翻故纸堆,整理归纳。虽下了力气,但一己之见的障目之弊依然在所难免,所以,还望诸位同仁及时指点,在交流中整合智慧及资源,将不胜感激……

★汉服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兼有盘领,直领),褒衣大袖(亦有窄衣小袖),无扣结缨(几乎不用纽扣,而于腋下结缨系带),线条流畅,飘逸潇洒(这两点是与同为华夏文化体系的日韩衣冠区分的鲜明特征)。

★本汉服知识体系分类法:强调知识的整合性、归纳性、实践性特征,所以并未采用当前服装界普遍流行的“朝代式”分类法,而是致力将一个明确的轮廓展现给当今需要实践的广大同胞;同时,也借鉴了生命科学中关于进化论的分析法,力争用一种演化史观来看待问题。

★花絮一朵:纵观几千年的华夏衣冠,大体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男子礼服多为衣裳制,常服呢则趋向于一体制(连裳或通裁),而女服式样则正好相反,常服多用襦裙礼服却为深衣制——关于这种现象也有部分解释:男子礼服上衣下裳,取义上法先王古制。女子礼服深衣,隐喻女子德贵专一;至于常服则是我本人的猜测了:男子作为几千年来社会主要的活动者,出于方便的考虑,服饰应该尽可能地向一体式进化,而女子则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老的衣制。另外,人类文明中追求美的本能和责任一般都是赋予给这个文明中的女性的,两截的衣服将会排列组合出更多样的款式。襦裙作为后世的主要女服大概也有美学方面的原因。作为礼服,象征意义是第一位的,大可反其意而行之……

上一段,本是偶得感触,无史料支撑,仅付诸君煮酒一笑便了。

汉服基本结构体系:

完整的一套衣冠部件有:首服体衣足衣配饰

一,首服

首服,亦称元服。元本指头。黄帝垂裳制天下的时候就发明了冠,“峨冠博带”自此便成了华夏衣冠的代称。汉民族的成人礼——男子冠礼,女子笄礼,足见首服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可谓:顶天立地,从头开始。作为衣冠上国,向来讲究衣冠不分家。冠巾对应着身份地位,二十弱冠后,士人冠而庶人巾。衣冠齐整才是完整的仪容,古人重之。

不过,冠巾文化几乎是男子的特权。在男尊女卑的几千年中,女子除了命妇的凤冠、翟冠外,便是女道士束发戴冠,称为女冠子。很多年后,在历史已经屏弃了性别局限的时代,我们开始汉服复兴,倒没有必要为此耿耿于怀,反而应该欣喜地看到:首服文化也弥补了男式汉服相对样式单调的缺憾。

男子首服大致可分为冠冕类和巾帽类。

冠最流行的时期在先秦两汉,相对巾的普及早一些。冠历来是士人之上的特权,是身份和职别的标识,也象征着士人的尊严。当冠而不冠即是“非礼”。《左传 哀公十五年》记载了孔子弟子子路至死捍卫君子不免冠的尊严:“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庶民或“卑贱执事者”却不能戴冠而只可束巾;巾最早不过是随便裹发的一块布,不能出现在正式场合,最初,上层士大夫不过燕居时偶尔戴巾,后逐渐通用,到汉末为文人武士所好,以戴巾为雅尚。因为巾与平民关系密切,故天生带着一丝闲适,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发展,自唐代由幅巾衍生出了幞头后,巾帽文化愈加兴旺,到宋明则达到顶峰。所以,于汉唐时向前来留学的日本,巾帽文化鲜有流传,相反,于明代师习华夏的朝鲜,巾帽则大行其道,发展成为现代韩服中重要的元素。

冠冕类一般适用正式庄重的场合,配相应的礼服或公服。冠起着官阶职别的区分作用,名称常来源于其寓意,如法冠也叫獬豸冠;巾帽则搭配常服(当然,不能排除幞头类与公服的搭配,九品官服常作为庶人的婚服),多与时尚关系密切,往往一种巾帽会蕴含着一段逸事佳话,如,东坡巾、程子巾,大众津津乐道的同时亦效尤纷纷。

在戴法上,冠冕类和后来的巾帽不同之处在于重视固定头发,一般需要通过笄直接固定在发髻上,另外还要在下巴处结璎,这样就很牢固不易散落了;而巾帽类的戴法则随意多了,一块或软或硬的布、纱,通过各种不同的包扎或折叠方式,缚罩在头上就是了。

(一)冠冕类:

戴冠必先以纚韬发。首先束髻,用纚(Xǐ)把头发包住,然后加冠、笄(jī)或簪。纚是一块整幅的缁帛(古布六尺长,二尺二寸宽)。

专以固定头发的是发笄,固定冠冕的则叫衡笄。为了增加冠的牢固性,只固定发髻还是不够的,另外在冠圈两旁还有丝绳,可以在颔下打结,这两根丝绳叫缨。正因为缨关系着冠的固定与否,所以子路的缨被砍断后,他为了不“免冠”才“结缨而死”。缨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垂在颔下,称为緌(wéi),也是一种装饰。系冠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即用丝绳兜住下巴,丝绳的两头系在冠上,这根丝绳叫做纺(hóng)。

簪与缨既然为戴冠所不可少,常用以指代冠和戴冠之人(士大夫):如杜甫诗:“空余老宾客,身上媿簪缨。”朱敦儒《相见欢》:“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陶潜《和郭主簿(其一)》:“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鲍照《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族。”

以下便是冠类的种类及简要释名、图例。前后大致顺应事物发展的由简至繁。

頍、頍冠:頍即额带。首服的最简单形式,就是以布或革条箍于发际,《诗·小雅·頍弁》云:“有頍者弁,实维在首。”頍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很流行了,有说它是后世冠巾的始祖。

頍是额箍,通常缺顶,但龙山时期、商代玉人的“頍”就往往制成扁平冠饰,有的还在结处缀以玉石等饰物,称为頍冠。 頍冠在商代大概很流行。

缁布冠:顾名思义,以黑色布为之。是很早的一种冠,商代人形玉雕有一种布质帽冠,齐齐罩覆额头发际及后脑,冠顶四周有缀物固冠。应该就是缁布冠的较早形态。《礼记·郊特牲》云:“太古冠布,齐则缁之。”《仪礼·士冠礼》云:“缁布冠缺项青组”,郑玄注:“缺读如有頍者弁之頍,缁布冠无笄者,著頍围发际结项中,隅为四缀以固冠也,项中有亦由固頍为之耳。”

二,体衣

《释名 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按裁制方式大致可分为3类:

上衣下裳制 (衣裳类)

上下连裳制 (深衣类)

上下通裁制 (通裁类)

----------------------------------------------------------------

(一)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为了表示尊重传统,后世最高级别的礼服一直是衣裳制;后世男子的服制由于后来出于行动方便的内在缘由逐渐向一体式发展,而不需要太多活动的女子,则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老的衣裳制——不知道这样的思考有没有道理。

1.上衣

衣裳制的“衣”即上衣,礼服上衣一般是交领大袖,女子服装的上衣多为襦、衫、袄、半臂,袿衣等。

襦:《说文》曰:襦,短衣也。故此,襦的长度最长也一般在膝盖以上。不过,很多人有一种误解,有汉服研究者以长短来区别襦、衫、袄等上衣,将襦定义为“短小

的上衣”,是有失严谨的。实际,襦的“短衣”是与“深衣”相对而言的。深衣长至踝部,襦与之相比,的确是短衣。

襦有长短之别。长襦称褂,僮仆的长襦叫裋(Shù),短襦又叫“腰襦”,可能也叫“小襦”。《孔雀东南飞》有:“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杜甫《别李义》有:“忆昔初见时,小襦绣芳荪。”

襦也有单复之分。单层襦近乎衫,复层襦则近袄。襦是庶民的常服深衣只作为他们的礼服

衫:作为上衣的衫,衣型多样,有作为内衣的短小的衫,也有作为外衣的长大的衫。衫,一般是单层。

《说文新附》:“衫,衣也。”《释名》:“衫,芟也,芟无袖端也。” 袖端(即今舞台上古装的“水袖”)。马缟《中华古今注》:“古妇人衣裳相连。始皇元年,诏宫人及近侍官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盖取便于侍奉。”不过,后代的“衫”的名称也开始泛了起来。也指长衫。如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已是指官服了。

袄:一般是指有衬里的上衣,如:一面一里两层的夹袄、里面之间加絮料的棉袄。袄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隋代的缺胯袄子用作武官制服,并于唐代传入日本。

宋代出现 “旋袄”,衣制有些像今天的短大衣,齐膝、对襟,直领下两条窄花边,称“领抹’”,前后左右开叉,起舞尤其旋转时,四片裙摆张开旋转,故名旋袄。

裲(liang)裆: “裆” (dang),也写作当;又称裲裆、两当。《释名》:“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主要是妇人的贴身衣物,来自于胡服。《仪礼 乡射礼》提到的“韦当”,郑注曰:“直(值)心背之衣曰当。”可见裆类似今天的背心、马甲。但肩部稍宽。

袿(gui1)衣:刘熙《释名》: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长衣,大袖交领右衽,左右身侧在腰以下有连缀的缘饰。清代学者任大椿《深衣释例》曰:“袿乃缕缕下垂如旌旗之有裗,即所谓杂裾也。郭璞注:“衣缕也。齐人谓之挛。或曰袿,衣之饰。”则袿衣的垂饰为丝质,且如“裗”如“缕”。司马相如《子虚赋》:蜚襳垂髾。《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襳,袿衣之长带也;髾,谓燕尾之属,皆衣上假饰也。”

(*诸于:“诸于”,也作“诸衧”,是汉史中一种颇引人注意的服装。西汉宣帝时,为太子选美,王政君因着“绛缘诸于”而入选。诸于一度因“是男服还是女服”而争论不休,认为曾经有过男女通用。也被认为也属于袿衣一类,只是下垂的缘饰不太一样。)

2. 下衣

下衣主要有裙裳和胫衣两类,也包括襜(帷裳)、蔽膝等附属。

(一)裳/裙

裳在《说文》为“常”的异体字:“常,下裙也。” 《释名》又说:“裙,下裳也。 常、裙二字互训,其实可以认为:裳一般倾向于统称,而裳往往就是裙。裙,也作“帬”,《释名》中还说:“裙,群也,联接群幅也。”《仪礼 丧服》郑注:“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以七幅布围绕下体,古代布帛幅窄,只有二尺二。七幅计十五尺四寸。古代尺短,即使如此,折合成今尺也有四米多了,所以折裥在两旁,中央部分则方正平整。

裙裳,古时男女皆可服用。《诗经 小雅 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又《豳风 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不过,真正发展了裙裳款式的还是女子:

宋代和明代早、中期,裙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 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 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

凤尾裙:有一种名为彩条裙,每条选用一种颜色缎,每条色缎上绣出花鸟纹饰,带边镶以金线可成为独立的条带,将数条这样的各种彩条拼合在腰带上,就成为彩条飘舞的裙子,因此取名“凤尾裙”。

(二)胫衣

“裤”字古代写作绔、袴。

袴:《说文》:“绔,胫衣也。”《释名》:“袴,跨也。两股(大腿)各跨别也。”段玉裁说:“绔,今所谓套裤也。”这说明古代的裤子没有裆,只有两个裤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绳带以系在腰间。从文献记载来看,秦汉之际的裤子虽然已从胫衣发展到可以遮裹大腿的长裤,但裤裆往往不加缝缀。西汉士儒妇女仍穿无裆的袴。

大袴:将士骑马打仗穿全裆的长裤,名为大袴。

穷裤/裈:是连裆的,其形制就跟现在的裤子差不多了。《汉书 外戚传》:“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服虔注:“穷绔有前后裆。”颜师古注:“即今绲裆袴也。”这种裤子通常称为裈(kūn)。《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乃令文君当垆,相如自著犊鼻裈,涤器于市中。” 这样看来,犊鼻裈很类似现在的裤衩、短裤。在古代这是贫贱劳作者所穿。司马相如在市场上大穿其犊鼻裈,也是为了显其贫贱以出老丈人卓王孙的丑。

袴褶:短小上衣、宽腿裤的装束。在膝盖处系上带收一围,下边裤脚自然散开。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多为武士所着,后来发展成为庶民劳作的装束。

(二)上下连裳制:

上下连裳的服制也称为“深衣制”。为了恪守上下分开的服装制式,特地分开裁然后再连成一体。深衣之名,唐孔颖达著《五经正义》中释义为:“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起源于先秦,虽然是一件长衣,但华夏先民在裁剪时是把上衣与下裳分开来裁,然后再缝成一体,以表示对传统法度观念的尊承。

深衣在三千年的衣冠史中一直延续到衣冠断绝。深衣首先是礼服,尤其是女子礼服。《续汉书 舆服志》:“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深衣承袭了华夏衣冠制式的古意,同时又方便美观,有很强的普适性,于今亦然。可为常服也可为礼服,作为礼服的正规性仅次于衣裳制礼服;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不论男女文武,都可着之。衣冠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所以,有汉服先行者提出:复兴汉服当重视深衣,实为良言。

《礼记》的《玉藻》、《深衣》二篇对深衣制有很多记载,内容所谓“应规、矩、绳、权、衡”之类,重点在于“明礼”,而对形制和尺度则说得不清楚。《礼记 深衣》中的定制:“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这段话的白话解释为:

古时候的深衣,大概都有一定的制度,与圆规、曲尺、墨绳、称垂、衡杆相应合,短不至于露出体肤,长不至于覆住地面。

缝合裳左边的前后衽,在右后衽上加一钩边。腰缝部分的宽度是裳的下边的一半。衣袖当腋下部分的宽度,可以运转胳肘。袖子的长短,从袖口反折上来正好可达肘处。束带的部分,下不要压住大腿骨,上不要压住肋骨,要正当腰部无骨的地方。

裳制用十二幅布,以与一年的十二个月相应。衣袖作圆形以与圆规相应。衣领如同曲尺以与正方相应。衣背的中缝长到脚后跟以与垂直相应。因此袖似圆规,象征举手行揖让礼的容姿。背缝垂直而领子正方,以象征政教不偏,义理公正。因此《易》说:“六二爻象的变动,正直而端方。”下边齐平如称垂和称杆,以象征志向安定而心地公平。五种法度都施用到深衣上,因此圣人穿它。符合圆规和曲尺是取它象征公正无私之义,垂直如墨线是取它象征正直之义,齐平如称垂和称杆是取它象征公平之义,因此先王很看重深衣深衣可以作文服穿,也可以作武服穿,可以在担任傧相时穿,也可以在治理军队时穿,法度完善而又俭省,是仅次于朝服和祭服的好衣服。

父母、祖父母都健在,深衣就镶带花纹的边。父母健在就镶青边。如果是孤子,深衣就镶白边。在袖口、衣襟的策边和裳的下边镶边,镶边宽各一半寸。

文献考证也应当与出土实物相佐证。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对西汉长沙王利苍夫人墓进行了系统的发掘整理,出土袍12件(绵袍11件,夹袍1件)均为交领右衽,外襟有曲裾、直裙两种,除上衣下裳相连,袪广袂胡下(袖宽大下垂至袖口呈弧线)等与《礼记》所记相符外,《礼记》中的定制——裳的腰围“三袪”(三倍于袪围)、缝齐倍要(下摆为腰围的一倍),裳前后各六幅等,与实物形制相差很远。大约是西汉时深衣的定制还没有完备的原因。

关于今后汉服的定制问题,还希望与同仁们多加讨论。

深衣制的衣服按衣襟样式分为直裾曲裾,有随着时节的冷暖变更有单复、薄厚之分,如襌衣、襜褕、复袍;根据生活方式的适应,样式也有变化,如质孙服、辫线袄子,以及衍生出的衤曳衤散等;

直裾:裾边在身侧。汉代以后,由于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已属多余,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了

深衣的主要模式。

曲裾:也称绕襟衣。源于内衣制度的不完善,多重绕襟以显庄重。

襌衣、襜褕、复袍等一般为深衣,但严格说,并非服制裁剪的分类,而侧重的是衣料和厚薄。

襌衣:无衬里的单层衣称为禅衣。《说文》:“禅,衣不重也。”《释名 释衣服》:“禅衣,言无里也。”禅衣一般是夏衣,质料为布帛或为薄丝绸

襜褕(chan yu):颜师古注云:“襜褕直裾禅衣也。”现多认为:襜褕为襌衣之变种,直裾,较襌衣为宽,多用厚丝绸或毛织物制成,可夹毛皮装饰,春秋两季多用来御寒保暖。比如,张衡《四愁诗》中:“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这为文学家兼科学家的襜褕比较考究,是貂皮质的。

《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元朔三年,武安侯(田恬)坐衣檐褕人宫,不敬,国除。” 内衣渐趋完善,深衣再用曲裾绕襟就没有必要了,直裾的“襜褕”出现在民间,最初只用作便服,武安侯田恬为了赶时髦,意然穿著它谒见皇帝,这种既没有围裳遮蔽,又没有曲裾遮掩的服装在汉武帝眼里,当然是“不敬”之物了。

不过,襜褕一词,说法不一,也有非指深衣的说法。

《索隐》曰:“檐褕谓非正朝服,若妇人服也。”《汉书 外戚恩泽表》记载此事,古书旧注一说襜褕为短衣,不过,我根据看到的各种说法认为,恐怕还是衣裳相连、博大舒适、直裾深衣,为平日家居所穿。

复袍:则是一种夹服,里面多用白缚,也有的内填棉絮。袍源出于深衣。《释名 释衣服》云:“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袍有里有面,也谓之“复袍”。有时还填以绵絮。故袍多为冬服。

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袍服”之风正炽的时候。袍由内着衣变为外着衣之时,正好是襜褕的流行时期,由于袍中纳有绵絮,不便采用曲裾,所以在式样上较多倾向於襜褕,时间一长,襜褕和袍被融合成一体,变成一种服装,不论有没有绵絮,通称为“袍”,襜褕的命运便告结束。

袍服取代襜褕之後,用途变得更广.上自帝王下至百官,礼见朝会都可穿著.(《后汉书 舆服制》中多有记载).魏晋之後,帝王贵臣,官吏公服都用袍制,并以袍色辨别等差.袍服虽然有被用做礼服,但士庶百姓仍可穿著,只是质料较为粗劣.史籍中常出现“绨袍”“麻袍”“布袍”等名称,就大多指百姓所穿之袍.

质孙服 / 辫线袄子:元代的质孙服和辫线袄子也是深衣制,上衣为交领或盘领(质孙服似乎只有交领右衽。辫线袄的腰部有多道缝线横断,但上下是连在一起的。为了便于他们骑射,把袖子变窄,上衣变紧,下裳变短(一般刚没膝),并且下裳襞积(打褶子)无数。

曳撒:到了明代,并没有排斥质孙服和辫线袄这两种衣服,而是加长,称为“衤曳衤散”。《謇斋琐缀录》 (明·尹直) 第8卷:“予休致家居,时节喜庆,或接宾客访亲友,则具冠带盛服为礼。其馀燕居,则冠小帽或东坡学士巾,而多服衤曳衤散。”

----------------------------------------------------------------

附1: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先绕至背后,再绕至前面,三角衽边的尖有一细带在腰间结住,然后腰部缚以大带。这样的形制即“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

曲裾出现,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安全得多了,因此,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都是非常流行的。开始男女均可穿着。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稍显紧窄,从出土的战国、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来越少——毕竟还是穿着麻烦啊,则发展为女子的特定衣装,也许,男子再穿会被嘲笑也说不定。再后来,女子深衣也逐渐式微。后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但今天看来,曲裾深衣有着别样的风韵,应该说,是汉服中最能体现女子婀娜优雅的装束——不论是下摆宽敞的曲裾,还是楚风浓郁的汉代鱼尾式“三绕膝”。根据当今汉服复兴的初始阶段实践情况,曲裾深衣极受女性的青睐。

(三)上下通裁制:

由于在频繁的社会活动中行动不便,汉服男子的制式从衣裳发展到深衣,而分开裁剪再拼接还是觉得麻烦,于是又发展成了上下通裁长衫。在东汉,已开始有了上下通裁的长上衣,叫做“长衣”,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长度方面当时还没有定制。

是大胆开放的隋唐新风开始了汉服第三种制式的风尚。至宋明,上下通裁袍衫褙子等风行一度。

袍衫:唐代男子以幞头袍衫为尚。唐代官吏的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圆领小袖大约是受鲜卑风的影响,和深衣不一样,几乎没有异色的缘边,下裾开衩,称为缺骻。

同时,官阶品位之辨从先前的佩绶制度逐渐发展成后来服色的九品中正制: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绯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以后稍有变更而已。

下图为唐袍衫幞头。缺骻看不出来,另外膝下的横阑出现得有点过早。

阑衫:阑衫本属于袍衫类,但到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阑。可以说,阑衫在横阑以上是袍衫。一般认为这道横阑是对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早期阑衫作为官服出现,领子多用圆领,而后来的阑衫,大致也遵循了这一点,只不过领边变宽,并且接衽了。在明时,阑衫为职官公服。

下图为 宋代公服:展脚幞头、大袖襕衫及玉带。公服所佩的革带,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比服装颜色分得更细。

直缀(直身):直缀也叫直身,直接源于早些出现的长衣。到了隋唐时期,长衣有了定制,规定长度到脚踝,同时也规定了必须有宽衣缘,交领,两侧不缺骻(开叉)。当时直裰的定制,想必有复兴古礼之意——找个看起来很像深衣的通裁类来代替吧?因此,直裰,这种具有规格定制、上下通裁类的“类深衣”便应运而生了。

明代的直身也称作道袍道袍也式直身的一种;下图为一种名为“海青”的道袍

褙子褙子是宋明女子的常用服饰,样式相仿,以立领对襟窄袖为主,下长过膝,逐渐成为后世女子的一种常礼服,常常用于家礼等场合。宽袖背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背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

窄袖褙子

比甲:比甲,是一种无领无袖的对襟长马甲,一般穿在大袖衫、袄之外,最初在青年妇女中流行,后渐渐演化成女仆的特色服饰。关于比甲,有说它源于唐代的半臂,亦有源于元代的说法。

汉服系统知识纲要 三:足衣

三,足衣

足衣亦即袜履。赤足同样是失礼的行为,谢罪时常常“免冠跣足”。

鞋履也有严格的制度。汉代,凡祭服穿舄、朝服穿履、出门穿屐。妇女出嫁,应穿木屐,还需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据《搜神记》载,男鞋方头,女鞋圆头。但后来男女往往通用。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中的贵妇人的鞋和出土的四双青丝鞋来看,女鞋的前头有两个昂起的小尖角。

(一)履。

《释名 释衣服》有云:“履,礼也,饰足所以为礼也。”《说文》云:“履,足所依也。” 履有许多异称,除了有地缘人群各自习惯称法的原因外,履制的不同当是主要的。《字书》说:“草曰屝,麻曰屦(jǜ),皮曰履,黄帝臣于则造。”《仪礼 士冠礼》云:“夏用葛,冬皮屦可也。” 《诗 魏风 葛屦》云:“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方言》又立一说:“丝作者谓之履,麻作者谓之屝。”

由此看来,古代鞋的质料,履有麻、皮革、丝帛作之者,屦有麻、葛、皮革作之者,屝有草、麻作之者。大凡说去,履的制工精,而屦、屝粗些。

履还有单底、复底之分。

单底的鞋称履。履有三种:

一种是用皮革制成,也曰“鞜”。其深而大者,谓之“裒”;薄革的小履,谓之“鞮”;以柔皮制作、头尖者,谓之“靸”。一种用丝制成,曰“绵履”,云梦出土的秦简《法律答问》说:“以丝杂织履,履有文,乃为绵履。”一种是用麻制成,也叫“不借”,所谓“不借者,小履也。以麻为之,其贱易得,人各自有,不须假借,因为名也。”也有以草为之者。

复底的鞋:“舃(xi4)”,乃履下有木底者,木底与履底大小相同,实心。“屐”则以木为之,或以帛为面,有的以漆画之,下有两木齿。《续汉书·五行志》:“延熹中,京师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初嫁,作漆画屐,五色采作丝。”

舄履的用色的标准,应与裳同色,这是古礼的通制。

《周礼》〈屦人〉注:“凡屦、舄,各象其裳之色。《礼记‧士冠礼》曰:‘玄端黑屦;素积白屦;……爵弁纁屦……’”疏:“屦、舄与裳,俱在下体,其色同制,舄、屦与裳色同也。引〈士冠礼〉者验屦舄履的用色的标准,应与裳同色,这是古礼的通制。

《周礼》〈屦人〉注:“凡屦、舄,各象其裳之色。《礼记‧士冠礼》曰:‘玄端黑屦;素积白屦;……爵弁

《周礼》〈屦人〉注:“凡屦、舄,各象其裳之色。《礼记‧士冠礼》曰:‘玄端黑屦;素积白屦;……爵弁纁屦……’”疏:“屦、舄与裳,俱在下体,其色同制,舄、屦与裳色同也。引〈士冠礼〉者验屦同裳色。” “赤舄者,象裳色故也。”《仪礼‧士冠礼》:“屦,夏用葛⋯⋯”注:“屦者顺裳色”疏:“礼之通例:衣与冠同,屦与裳同。”由是看出,我们的祖先非常懂得和谐之美。同裳色。” “赤舄者,象裳色故也。”《仪礼‧士冠礼》:“屦,夏用葛⋯⋯”注:“屦者顺裳色”疏:“礼之通例:衣与冠同,屦与裳同。”由是看出,我们的祖先非常懂得和谐之美。

汉服系统知识纲要 四:饰件

饰件

佩饰是以其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但一进入等级制度分明的文明社会,分等级、定尊卑,则成为它最主要的功能,“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存等差。”如韘,天子、诸侯用象骨,士则用棘。又如充耳,天子用玉瑱,诸侯以石。当今则不必拘泥这些。

古时常见的佩饰有玉、珠、刀、帨等。不过,如服装分男女一样,佩饰上有着明显的性别区分。

(一)女子饰件:

头面: 笄,簪,钗,步摇,梳篦,花钿,胜,玉梅/雪柳,闹蛾,花冠/凤冠,假髻

耳饰: 耳玦,耳珰,耳环,耳坠

项饰: 串饰,项链,项圈,缨络,项锁,霞帔

臂饰: 手镯,臂钏,戒指,护甲

佩饰:包括各种佩挂饰件。如霞帔、帔帛、环佩等

状容: 大致可分为“红妆”和“白妆”两类。介绍一些传统的眉样、唇样、面饰等。

(二)男子饰件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男性通常喜欢一些具有进攻性,危险性的装饰品。比如容刀、觽韘、佩剑;而笏头带(玉带),带钩,钩络带,绶(大绶、前绶、后绶)等则是与据男式服装的特点有关;另外也包括一些中性的饰件,如充耳,容臭,玉佩。

(一) 女子饰件:

1.头面

笄:用来固定发髻,是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笄是发簪家族的鼻祖。笄的首部简单朴素。汉族女子的成人礼就叫做“笄礼”。笄是成人礼上初加的发饰。

簪:在笄的基础上发展来,簪的首部要华丽丰富得多。不过很多时候,簪笄的叫法是通用的。

钗:在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约出现在西汉晚期。钗的首端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常配备成对,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二) 步摇:也许是在簪钗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根据《释名 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 可以想象,步摇最动人处正在那起身微步的瞬间。《续汉书 舆服志》记皇后服制:“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 当走动的时候,那白珠桂枝和耳珰随着脚步摇动,化静为动,所谓的“花枝乱颤”大约就是这种意境吧。

花冠 / 凤冠:步摇进一步发展,史书上提到一种“步摇冠”,辽宁北票、朝阳等地发现过北朝花蔓状和花树状的冠顶金饰,走动时就能摇动。在步摇冠的基础上,后逐渐演变出更繁丽的花冠、凤冠。凤冠后成了朝廷命妇的专属,寻常人家女子只有在亲迎时可以着戴。

(三)

梳篦:简称栉。持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的汉人传统中,梳篦有着别有的感情。既可以梳理发丝,又可作为固定发型的发饰,一直受到青睐。《诗 周颂 良耜》有云:“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意思是:那些堆积如山的黍稷,被排列得就像栉一样的整齐。是用于祭奠丰收的颂歌

(四)

2.耳饰

华夏衣冠文化很重视耳饰,耳饰的始祖应该是充耳了,最早是男女共用的。后来,在此基础发展了耳丁、耳珰、耳环、耳坠等样式,男子不再佩戴,成了女子独有的装饰。不过,充耳的尊严之意却一直保留下来。男子免冠跣足以示谢罪,对女子来说,褪掉耳饰则有着相同的涵义。周宣王因一度沉溺安逸、荒疏国政,他的姜后自褪簪珥长跪于永巷,以劝政其夫君。此举后,周宣王果然励精图治,开创了周室的中兴局面。

瑱:这才是真正的华夏原创耳饰。因为鉴于汉族“不毁伤发肤”的理念,汉族最早是没有穿耳孔的传统的。

《说文》:“瑱,以玉充耳者。”又说:“珥,瑱也。”瑱最早是男女共用的,对于女子来说叫做“簪珥”,男子的瑱则多称为“充耳”“纩”。男子的充耳悬在冠的两侧,自有它的礼义,详见后;女子的“瑱”,《诗经 鄘风 君子偕老》在刻画卫夫人宣姜时写道:“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直到汉代,皇后、嫔妃和公主还没有穿耳孔的习惯,只是将悬有瑱的丝绳系于发簪之首,插簪于发髻,悬于耳际,故名“簪珥”。

《长沙发掘报告》记录西汉后期的玉瑱:白色、无光泽,蕈形,一端较大,一端较小,中腰内凹;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琉璃瑱和骨瑱十九件,有十二件是上小下大腰细如喇叭形,中间穿一孔的。色有深蓝、浅蓝、绿等,半透明。另有七件中部如喇叭形而上端成锥状,下端成珠状,身上无孔,无色透明像玻璃。

珰 :还是得承认,为追求美而不惜损害身体的习惯,人类自古有之。为了美,汉代后,汉族女性也开始学起了穿耳,这样就流行起了耳珰。《释名 释首饰》:“穿耳施(附加)珠曰珰。”汉末《孔雀东南飞》描写:“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明月珰从字义可知是圆形发光的耳饰。

耳环(玦):秦汉时期汉族地区耳环出土不多,然而周边民族,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戴耳环的风俗存留已久。《南史 林邑国传》:“穿耳贯小环,自林邑、扶南诸国皆然。”所以,汉家女带耳环的风俗也源起于蛮夷女子。唐诗人张籍的《蛮中》诗描写南方风俗:“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耳坠:耳环下垂各种宝石饰物,称作耳坠。同样也是外传进来的风俗。辽宁西丰乐善乡西岔沟西汉匈奴墓出土不少耳坠,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沟畔西汉匈奴墓出土金玉耳坠,金珰上饰兽纹,玉饰镂雕变体龙虎纹,黄金与白玉交辉,极其精美。

(五) 3.项饰: 项圈 、 金石护身符、长命锁等

4.臂饰

镯:戴于手腕。

钏:来源于镯,几个手镯合并在一起,被名为“钏”,后来,通常将金银条锤扁,盘绕成螺旋圈状。臂钏的具体形制,两千多年间变化不大。钏又叫“跳脱”。据说此词是外来语。钏有臂钏和腕钏。臂钏又形象地称作“缠臂金”。

戒指:即指环,戒指的产生有特定的背景。《诗 邶风 静女》毛亨传曰:“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著于右手。”戒指有“戒止”之意。近人徐珂《清稗类钞 服饰类》载,有了这些说法,可以想象古代的男人是肯定不愿戴戒指的,以至于辛亥革命前后戒指流行时,有人呼吁说:“戒指是前朝宫中记号,现今大老官、大少爷、大小姐均怀了孕了。”(1911年10月2号上海《民立报》《东西南北》栏目)

以戒指为定亲的信物,是古时中亚胡族和西欧的风俗。《晋书 西戎传》载:“大宛俗,娶妇以金同心指环为聘”南北朝时,此风俗传到中原。

5.佩挂饰

襜:正义尔雅云“衣蔽前谓之襜”,襜是遮至膝前的短衣,即围裙。宋范仲淹《斗茶歌》:“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帨巾:也叫缡,是未婚女孩子的佩巾。周制昏礼中,由母亲将其系在即将出嫁的女儿身上,称为“结缡”——

《诗经 豳风 东山》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那三千年前的士卒,那三千年前的新婚场景幻觉,我这后世人每每读之,总有一股无言酸涩涌上心头。

《仪礼 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先秦昏礼没有后世婚礼那些名目繁杂的刁难新婿的“下婿礼”,整个仪程气氛宁静而庄重。未来的夫君静静地候在门厅那个叫“著”的地方,昏暗的光线中,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能看见他穿着齐整的玄端礼服,还有红玉充耳在夜色中闪烁着幽幽的光芒……母亲细致地给自己系上帨巾,训导完礼辞,欲言又止,年轻的出阁女子,该是怎样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

林维民在《“帨”非“敝膝”考》中指出:“女子婚前婚后均佩帨,只不过佩戴的方法不同。在结婚之前,帨巾是女孩子的贴身亵物,可以赠送于男子作定情之物。如《召南 野有死麇》曰:“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诗中男子想取女子身上的帨巾做定情之物,但女子却矜持地劝告男子不要去动它。

綦巾:一般是绿色的围裙。虽然都是女子的佩巾,但缡是指女子初嫁,而綦巾则暗示寡妇再嫁。《诗经 郑风 出其东门》曰:“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这位妇女居丧期间出游,并且不愿全身素缟,而以绿色佩巾装饰自己,暗示自己不耐守寡的生活。寡妇再嫁,本是天经地义,但在夫权主义者看来却不是件体面的事,因此,很多人在解释这首诗时,将之说成是奔淫之诗。

披帛:我们常常看到唐代仕女的肩背上披着一条长长的围巾,后称之为披帛,也叫帔帛。然而

披帛在东晋时尚未出现,敦煌莫高窟288窟北魏壁画女供养人及285窟西魏女供养人却已有帔帛。中古时鲜卑、契丹、回纥、吐蕃服装均无帔帛。《大唐西域记》卷二说印度有“横腰络腋,横巾右袒”的服式,莫高窟隋唐时期的菩萨塑像中常能见到,似现代“纱丽”一端搭于肩上,任其下阔部分散拂于腰际者,与帔帛形式也不相同。不过,从波斯萨珊王朝银瓶人物画上所见的女装却有帔巾,与唐代帔帛形式略同。又新疆丹丹乌里克出土的早期木版佛画也有帔帛,可知帔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西亚文化,与中国当时服装发展的内因相结合而流行开来的一种“时世妆”的形式。

霞帔:帔子出现在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礼服行列之中。明代时发展成了霞帔——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

霞帔是宫廷命妇的着装,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时才可以着。命妇的霞帔在用色和图案纹饰上都有规定。品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纹饰上,如下分别列数。

一、二品命妇霞帔为蹙金绣云霞翟纹(翟:即长尾山雉),三、四品为金绣云霞孔雀纹,五品绣云霞鸳鸯纹,六、七品绣云霞练鹊纹,八、九品绣缠校花纹。

(二)男子饰件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男性通常喜欢一些具有进攻性,危险性的装饰品。比如容刀、觽韘、佩剑;而笏头带(玉带),带钩,钩络带,绶(大绶、前绶、后绶)等则是与据男式服装的特点有关;另外也包括一些中性的饰件,如充耳,容臭,玉佩。

容刀:《古今衣服令》曰:“容刀者,为容之刀,具刀形而无利刃,如若今肩舆旁插之剑,以为容观而不适于用。”

觽韘:韘是射箭时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扣弦弓的用具,又称为“决”,俗称为“扳指”。不过,汉族的扳指和后来流行的满族扳指在造型上有所不同。满族扳指是圆筒形,而汉族扳指“韘”则一边偏高,一边偏低,偏低的一边有浮雕兽面纹,下口钻有两个小孔,以便用穿带缚住,固定在手上。

觽是用来解绳。《诗经 卫风 芄兰》写童子装大人:“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虽则佩觽,能不我知?”

佩剑:佩剑的风尚在春秋战国时就比较盛行,汉也多有佩剑。《晋书·舆服志》说:“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 剑。”《后汉书·舆服志》注云:“自天子至于庶人,咸皆带剑。”而官阶地位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剑带和剑鞘的装饰上《说文》上也记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

佩剑在长度和重量上,都因佩带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lue4),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考工记》)载:刀剑不仅在长度、重量方面有等级之分,而且在制造、加工和装饰等方面的选材用料,工艺精细的程度上差距也很大。作为佩饰的剑通常精雕细琢,镶金嵌玉。

中国传统,多采用璏(wei4)式佩剑法。璏,《说文》注:“剑鼻玉也”,就是用于系佩剑的鼻钮。并不是我们在很多古装剧中看到的悬挂式佩剑。

笏头带(玉带):简称球路。宋明官员用的一种腰带。其上绣或织有球形花纹。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太宗命创方团毯路带,亦名笏头带,以赐二府文臣。”

带钩/带饰:带钩来源于胡服元素,随着战国时男子衣装上革带的流行,带钩的使用也逐渐普遍;带饰泛指后世腰间带的带头饰,多用于玉带。

绶、绶佩

蔽膝(韠):顾名思义,这是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说文》:“褘,蔽膝也。”《释名》:“韠,蔽也,所以蔽膝前也…又曰跪襜,跪时襜襜然张也。”《礼记·玉藻》孔疏: “他服称鞸,祭服称韍。” 《说文》:“市,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市即韍。市又写作芾。《诗经·曹风·侯人》: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古代的礼制,大夫以上才佩赤芾。这样看来,蔽膝、芾、褘、韠、韍是同物而异名。

与围裙不同的是,蔽膝稍窄,且要长到能“蔽膝”,不直接系到腰上,而是拴到大带上作为一种装饰,可以用锦,也可皮革制成。

孔引《乾凿度》的注:“古者田渔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郑玄在笺注这首诗时也说:“芾,大(太)古蔽膝之象。”“重古道”有后世经学家附会的意思,但《乾凿度》注的话是可信的:蔽膝是古代遮羞物的遗制。蔽膝与佩玉在先秦时都是别尊卑等级的标志,秦代时废除,代以佩绶制度。不过,蔽膝没有完全消失,仍然存在于后世的祭服、甚至朝服中。

充耳:最早的耳饰,男女共用的佩饰,悬在冠之两侧,以玉制成,下垂至耳。悬有素、青、黄等各色丝线。《诗 齐风 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细致的特写,让后世人对那位戴着充耳的新婿仪容展开丰富的遐思。

充耳有告诫佩者自重自律的含义,古人解释为“瑱”:“镇也。悬当耳旁,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

玉佩:古人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完美人格的象征。《卫风淇奥》曰:“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硅如璧。”玉同时也是君子互赠的珍贵物件。《秦风 渭阳》曰:“何以赠之,琼琚玉佩。”表达了秦康王对舅舅的依恋之情。

组佩:亦即杂佩。《诗集传》曰:“杂佩者,左佩玉也。上横曰珩,下系三组,贯以 珠。中组之半,贯一大珠曰琚。其末各悬一玉,如半璧而内向璜。又以两组贯珠,上系珩两端,下交贯于、瑀,而下系于两璜,行则冲牙触璜而有声也。”

容臭/荷包:往往是凝结了妻子心意的信物

*附:佩绶制度

佩绶制度是衣冠里区分等级尊卑的一显著特征。《后汉书·舆服志》有:“古者君臣佩玉,尊卑有度;上有韨,贵贱有殊。佩,所以章德,服之衷也。韨,所以执事,礼之共也……韨佩既废,秦乃以采组连结于璲,光明章表,转相结受,故谓之绶。”商周绶带的前面挂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的韨(蔽膝),春秋战国时废去韨佩,改为系縌,以方便行动。佩縌就是结绶于縌,意即在佩玉的带纽上结彩组,与绶相连。“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组是官印上的绦带。

平时官员在袍服外要佩挂组绶,并随身携带官印。在汉代时期,绶的系结方式通常是打成一个大回环,然后下面系印章。印装于腰间的鞶囊中,系于绶的一端,垂于外边,绶的另一端垂于身后。故称印绶。

汉初沿用了这种制度,并加以双印佩刀之饰。《舆服志》记:“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中二千石以下至四百石皆以黑犀,二百石以至 私学弟子皆以象牙。”

绶的织纹、色采及宽窄长短都跟官阶相对应。(汉合秦制,1尺=23.1cm;十进制。)《后汉书 舆服志》载:

乘舆(君王)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

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首。

太皇太后、皇太后,其绶皆与乘舆同,皇后亦如之。

长公主、天子贵人与诸侯王同绶者,加特也。

诸国贵人、相国皆绿绶,三采,绿紫绀,淳绿圭,长二丈一尺,二百四十首。

公、侯、将军紫绶,二采,紫白、淳紫圭,长丈七尺,百八十首。公主封君服紫绶。

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绶,三采,青白红,淳青圭,长丈七尺,百二十首。自青绶以上,縌皆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縌者,古佩璲也。佩绶相迎受,故曰縌。紫绶以上,縌绶之间得施玉环鐍云。

千石、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淳青圭,长丈六尺,八十首。四百石、三百石长同。

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黄绶,一采,淳黄圭,长丈五尺,六十首。自黑绶以下,縌绶皆长三尺,与绶同采而首半之。

百石青绀绶,一采,宛转缪织圭,长丈二尺。

自青绶以上有三尺二寸长的縌与绶同彩,而首半之,用以佩縌。紫绶以上可加玉环和鐍(鐍是有舌的固定带子用的环状物)。这里的首是经丝密度的单位,单根丝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绶广六寸,首多者丝细密,首少者粗。

至孝明皇帝时,除了佩绶制度外,还增加了大佩制度。所谓大佩,就是用各种玉制配件组成的成串饰物。这时玉饰在各地都屡有出土,它们的组合方法略有不同,一般上部为弯型的曲璜,以联系小璧,中有方形、上刻齿道的琚瑀,旁有龙形的冲牙,并用五彩丝绳贯串,瑸珠点缀其间,下施彩 。这种大佩多为祭祀、朝会等重要场合使用,日常家居则不能佩带。

《后汉书·舆服志》:“至考明皇帝,乃为大佩双玉璜,皆为白玉。”《玉藻》云:“天子佩白玉,诸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士佩瓀玖玉,……”

汉服系统知识分类纲要 五:服制与场合

汉服复兴并非复古运动,不可能以古易今,不过,作为一个特定场合的标志性衣冠符号,于今仍有重要

的意义。凭心而论,我们不希望看到:在公祭轩辕黄帝和先师孔子这等庄重神圣的场合到处充斥着露着大腿的旗袍或者不伦不类的西装,相信我们的人文祖先和圣贤希望看到我们身上的是一个真正具有历史积淀的文明符号……

华夏衣冠的复归今天还是理想,不过,作为衣冠意识的先行者不能不先行考虑——如何在古制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变迁适加调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在整合设计现代传统衣冠服制之前先看看我们几千年的服制轮廓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华夏的冠服制度上溯自上古,初见端倪于夏商,基本模式成型于先秦,经过秦汉的丰富完善,于隋唐宋明蔚成气象,当然其中也间杂了许多域外风的吹拂,直到最后的断绝,只剩一丝遗迹。这些沿革变迁,从规格齐整的礼服服制大概最容易看出。

中国是礼乐文明,现代人疏远了“礼”的理解,实际,礼并非繁缛的多此一举,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周礼将礼划分为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合称“五礼”。

吉礼是祭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祭礼将列位于五礼之首;凶礼是丧葬之礼。对于亡者治丧以及对天灾人祸的哀吊都属于此;军礼是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战事之礼,包括田猎、校阅、献俘、出师等;宾礼是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之礼;嘉礼则是亲和万民的喜庆之礼,包括冠笄、婚嫁、飨燕和亲朋之间的庆贺活动等。

“五礼”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与各种礼仪相匹配地,发展了各种不同场合的冠服制度。祭祀有祭服,朝会有朝服,婚嫁有吉服,从戎有军服,服丧有凶服等……

为了清晰明辨,我们将衣冠体系的场合服制分为两类讨论:古代服制,通过历代舆服礼仪典籍勾勒主要轮廓;现代服制,结合了场合需求与古制接壤。

古代:祭服,朝服,公服,婚服,孝服,戎服,武服,儒释道服

现代:大致分为“礼服类”和“常服类”

(一) 古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华夏的冠服制度上溯自上古,初见端倪于夏商,基本模式成型于先秦,经过秦汉的丰富完善,于隋唐宋明蔚成气象,当然其中也间杂了许多域外风的吹拂,直到最后的断绝,只剩一丝遗迹。这些沿革变迁,从规格齐整的礼服服制大概最容易看出。

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装的律令,内容基本因袭隋朝旧制,天子的14种服装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通天冠、缁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恰。皇太子的六种服装有衮冕、远游冠、公服、乌纱帽、弁服、平巾帻。群臣的22种服装有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平冕、爵冕、武弁、弁服、进贤冠、远游冠、法冠(獬豸冠)、高山冠(侧注冠)、委貌冠(与皮弁同制)、却非冠、平巾帻、黑介帻、介帻、平巾绿帻、具服(朝服)、从省服(公服)、婚服;皇后的三种服装有袆衣、鞠衣、钿钗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种服装有褕翟、鞠衣、钿钗礼衣。命妇的六种服装有翟衣、钿钗礼衣、礼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钗礼衣。以上各类服装的配套方式和服用者对象及服用场合,《唐书·舆服志》都有详细说明。

1.祭服:

祭服是祭祀时所穿的礼服,为各类冠服中最庄严的服饰。古人非常重视祭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宗教观念淡薄的华夏祖先祭祀的主要对象无非就是“天、地、人”三类——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等“天神”及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等“地袛”,另外还有先王、先祖等“人鬼”。

视祭礼之轻重,祭服分别有数种形制。周代凡有祭祀之礼,帝王百官皆穿冕服,到了后世,冕服才成为帝王的专属。

冕服早在夏商两代已有,周在其基础上发展出较为完备的章服制度,并成为后世的典范和源头。周代特设“司服”一职,专门掌管君王的穿著之事,根据不同的祭祀对象,选择不同的衣冠服饰。按周礼祭服共有六种,合称“六冕”

《周礼》原名《周官》,后汉郑玄作注,称为《周礼》。遂致此后与《仪礼》、《礼记》并称为“三礼”而传世。其中《周礼》所载的六冕之制,是经史所始载历代冕服规制所承传之完整的载文。作为最隆重的礼服,其中涵有“礼治”与“德化”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历代冕服制度的影响至为深远,乃至奉之如圭臬。

法家治世、崇尚实用的秦曾废除六冕,只有一套上下皆黑的祭服,称为袀玄(《后汉书舆服志》载:“秦以战国即天子位,减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一直到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明帝即位后,才下诏礼宫博采《周礼》、《礼记》,对周代祭服整理出个头绪,重新颁布了冕服制度。

魏晋六朝各代帝王开国建元都定服制,所用祭服大体上仍承袭东汉制度,直到北周时,才花样翻新,搞出了一套新的名堂。如将皇帝冕服,从6种增加到10种。

华夏衣冠服制也总在社会变动的冲击中不断波动,而周制冠服制度总是后世效法的经典蓝本,对于礼服尤其如此。隋代结束了自汉末以来360多年分裂的政治局面,同时也恢复了衣冠服制。冕服制承接汉魏,并增加了大裘冕制。唐代因袭隋旧,只稍作了一些改变。

宋代是崇尚礼制的时代,三番五次颁订服制,并进行修改,在二十四史的《舆服志》或《礼仪制》中,宋代的冠服制度最为繁缛。其中祭服占很大比重。

明代刚刚建都立国,学士陶安等人就迫不及待地奏请皇帝制定祭服。无奈开国君主朱元璋认为古制太繁,只允许在祭天地、宗庙等特大典礼中,根据汉唐制度采用衮冕之服,其余大小祭祀一概不用。即使是衮冕,也只有皇帝、太子、亲王、郡王及世子可备,冕服自此成了皇室的专属。

清代从明朝手中夺得天下,为了强化异族统治,武力迫使汉族服满服,传统的祭服制度只有十二章纹被保留下来,运用到皇帝的服装之中,其余多荡然无存。

纵观历代冕服发展,冕服由冕和礼服组成,根据典礼的不同场合,总有六冕。六冕的内容如下:

六冕:

①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冕、中单、大裘、玄(黑里扬红)衣、纁裳(黄中并赤),玄与纁象征天与地的色彩。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共十二章。

②兖冕(王之吉服):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花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九章。

③薜冕(王祭先公与飨射):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花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七章。

④毳冕(王祀四望山川):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共五章。

⑤希冕(王祭社稷先王):冕、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绣粉米一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希是绣的意思,故上下均用绣。

⑥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冕、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花纹。

此外,六冕还与大带、革带、韨、佩绶、赤舄(Xì)等相配。

十二纹章介绍

“十二纹章”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侯的官服上。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一个含义。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象征。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

山——取其稳重;

龙——取其应变;

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

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

藻(水草)——取其洁净;

火——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养;

黼(斧形)——取其决断;

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十二章纹冕服

(二) 六服:

王有六冕,后有六服。周制掌管王后的穿着则为“内司服”《周礼 天官 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其中前三种用于祭祀,后三种用于朝会。袆衣、揄狄,阙狄,都以翟鸟为纹饰,所谓“三翟”(汉郑玄注:“狄当为翟。翟,雉名……”)。

所用衣料为黑色纱榖,为了衬托出衣上的纹彩,特地在衣内缀一层白色夹里,即《周礼》所谓的“素沙”。与这些服装相配用的还有大带、蔽膝及袜舄等等。

参考《通典》对六服的注释:

袆衣:玄色。刻缯彩绘翚文(彩绢刻成雉鸡之形,加以彩绘的纹饰)从王祭先王服袆衣,王着二章纹的希冕。 袆衣是皇后最高形制的礼服

揄翟:青色。刻缯并彩画摇的文饰。后从王祭先公服揄翟,王着七章纹的薜冕。 揄翟也是皇太子妃最高级别的礼服

阙翟:赤色。只在缯上刻出文饰,而不彩画。后从先王祭群小祀则服阙翟,王着衣无章纹、裳仅一纹的玄冕。

鞠衣:王后亲蚕礼的礼服。“黄桑服也,色如曲尘,象桑叶始生。月令:‘三月,荐鞠衣于先帝’,告桑事。” 所以,自然是桑黄色了。

襢衣(展衣),以礼见王及宾客之服,其色白。

褖衣,御于王之服,亦以燕居,其色黑。不过也作“士妻的命服

”讲。《礼·玉藻》:“再命褘衣,一命襢衣,士褖衣。” 《注》“此子、男之夫人及其卿大夫士之妻命服也。……诸侯之臣皆分为三等,其妻以次受此服也。……侯、伯、子、男之臣,卿为上,大夫次之,士次之。褖或作税。”

周制六服是后妃礼服的模式蓝本,后世在此基础上或有变易。唐武德令中,皇后的三种服装有袆衣、鞠衣、钿钗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种服装有褕翟、鞠衣、钿钗礼衣。命妇的六种服装有翟衣、钿钗礼衣、礼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钗礼衣。

宋代命妇随男子官服而厘分等级,各内外命妇有袆衣、褕翟、鞠衣、朱衣、钿钗礼衣和常服。皇后受册、朝谒景灵宫、朝会及诸大事服袆衣。妃及皇太子妃受册,朝会服褕翟。皇后亲蚕服鞠衣。命妇朝谒皇帝及垂辇服朱衣。宴见宾客服钿钗礼衣。命妇服除皇后袆衣戴九龙四凤冠,冠有大小花枝各12枝,并加左右各二博鬓(即冠旁左右如两叶状的饰物,后世谓之掩鬓),青罗绣翟(文雉)12等(即十二重行)外。

洪武四年,因文武官改用梁冠绛衣为朝服,不用冕,故命妇亦不用翟衣,改以山松特髻、假鬓花钿、真红大袖衣、珠翠蹙金、霞帔为朝服。以珠翠角冠,金珠花钗,阔袖杂色绿缘衣为燕居之服。后又作多次微调,直到这种后妃礼服的使命最终结束。

袆衣示意图,衣上的翟纹只是个意思,按理应该是十二行

2.朝服

从很多古籍来看,祭服和朝服也时常通用。朝服虽然可代替祭服用于祭祀,但主要用途还在于朝会,它是古代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周代已有朝服。《周礼 春官 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视朝,则皮弁服。”皮弁服就是最早的朝服。这种衣服多采用细白布制成,衣裳分制,下裳也用白色。和这种衣服相配套,头上也戴白色的冠帽:其制为尖顶,造型像两只手掌相合,名称叫“弁”。

春秋战国时的朝服,多用黑色布帛制作,其形端庄方正,故称“玄端”。和玄端配套的首服是委貌冠,这是和皮弁造形相似的一种冠饰。只是不用鹿皮,而代之以黑色缯绢。《礼记 玉藻》中就有“朝元(玄)端,夕深衣”的记载,意思是说早朝为大礼,一定要用玄端朝服,到了夕朝,就可采用轻便一些的深衣

随着内衣制度的完善,直裾深衣,如襜褕,逐渐由难登大雅之堂的便装发展为礼服。到了西汉晚期,又从礼服进而再发展到朝服。《东观汉记》记公元25年,刘秀登基,东汉开国,中兴了汉室江山,原来在更始皇帝刘玄麾下的骑都尉耿纯见刘玄大势已去,遂率宗族宾客2千余人归顺。这二千余人全都穿着襜褕。可见到了东汉初,襜褕已在官场中普及,并且取代了传统的朝服。

襜褕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袍。在东汉时,上自帝王,下及百官,都以袍服为朝服。《后汉书 舆服志》记:“乘舆(即皇帝)所常服,服衣,深衣制;有袍,随五时色……”

隋唐时期,通天冠服(24梁通天冠、大袖绛纱袍、白色中单、金玉带、黑舄白袜)为天子最隆重的朝服,远游冠服则为皇太子及亲王的最隆重朝服。宋代给朝服的领下加了一种叫做“方心曲领(宋代的方心曲领是一个上圆下方,形似锁片的装饰,套在项间起压贴作用,防止衣领雍起,寓天圆地方之意)”的装饰。

通天冠服仅次于冕服,冠用北珠卷结于冠上,有二十四梁,冠前有金博山加蝉为饰,与织成云龙纹绛色纱袍,白纱中单、方心曲领、绛纱裙(裳)相配,腰束金玉带,前系蔽膝,旁系佩绶,白袜黑舄。通天冠的形式,《三礼图》所画极简陋,与实际相差甚远,北宋武宗元所作朝元仙仗图中的东华天帝君戴的通天冠,比较接近实际,和敦煌石室唐咸通九年刊本《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卷首画王者所戴通天冠形制相似,但宋代加了簪导和纩充耳。远游冠形状与通天冠相同,只是在前面的金博山上没有蝉纹了。

远游冠十八梁、金博山不附蝉纹、余同通天冠,为皇太子所用。

古代女子只有命妇才有朝服。鞠衣和展衣,就是古代命妇的朝服。

3.公服

公服是古代官吏在衙署内处理公务时所穿的一种服装,相当于现在公务人员所穿的制服。因为它只用于官吏,所以也被称为“官服”。和祭服、朝服相比,公服的形制要简便得多,同时,还省略了许多繁琐的挂佩,所以公服又有“从省服”之称。

中国官吏穿着专门的公服坐堂办公,大约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此以前,似乎还没有这样的制度。我们从有关汉代服制的著作,如《汉官旧仪》、《独断》、《汉礼器制度》、《后汉书舆服志》等书中,可看到大量关于祭服、朝服的记载,但其只有在魏晋以后,这方面记载才逐渐多见。

早期公服的形制是一种单衣。两袖都比较窄小,不垂胡(没有收袂的弧度)这也是它有别于祭服、朝服的地方——或许是出于方便公务考虑。当时将这种衣式称之为“(衣+勾)《礼仪志》记:北朝时,“流外五品已下,九品已上,皆著(衣+勾)衣为公服。”同书自注:“(衣+勾)衣即单衣之不垂胡也,袖狭,形直如(衣+勾)内。”从史书记载来看,直到隋代,官吏所穿的公服,仍作这种样式。

唐代公服分为两档:一至五品官公服,以单衣、白裙襦、革带、假带、方心、纷、鞶佩和乌皮履等组成;六品以下,则不用纷、鞶,是“从省”,和朝服相比,也无非是省去了蔽膝、佩绶佩剑等物。 这个时期的公服形制,已采用袍制,两袖仍然做得比较窄小。至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定公服颜色,共分为四等:一至三品服紫,四品至五品服绯,六品至七品服绿,八品至九品服青。 紫色之袍是唐代官吏公服中最为贵重的一种,因此后来就将达官贵人的服装泛称为“紫袍”。

4.婚服

①周制士昏礼服:男 玄衣纁裳/女 玄色深衣,黼领(巳形花纹的领),纁色蔽膝(或围裙);

②唐代庶人婚礼服:男 公服(绛纱袍)/ 女 青色的花钗连裳,革带袜履,或称钗钿礼衣。

③宋代庶人婚礼服:男 幞头公服或 皂衫衣、折上巾 / 女 花钗大袖衫。

④明代庶人婚礼服:男:常服或九品官服/ 女:假鬓花钿、真红大袖衣、珠翠蹙金霞帔(《明史舆服志》)

⑤明代庶人婚礼服:男 深衣 / 女 褙子褶裙(《朱子家礼》)

⑥明代庶人婚礼服:男 盘领九品官服 / 女 凤冠、盘领或直领大袖衣、霞帔

二)现代:(百里奚 撰)

1.礼服类:“仪服”和“盛装”。

『仪服』,指用于礼仪场合使用的礼服,庄重守礼,行动约束较大,包括婚礼、成人仪式、祭祀、礼送、汉礼(如乡射、乡饮)等。

推荐款式:男玄端深衣,女(曲裾深衣

『盛装』:指用于室内外节庆、舞会活动使用的礼服,强调气氛喜庆和色彩绚丽,

推荐款式:男袍衫直身类,女襦裙类。色泽配饰亮丽。

2.常服类:“便装”和“轻装”

『便装』:在日常生活、燕居、会友、出游中穿用的汉服,相当于现代少数民族日常民族服饰的地位,突出民族特色、款式大方美观、色彩平易自然、行动较方便。

推荐款式:男深衣、襕衫、盘领袍衫等,女襦裙、比甲褙子等。

『轻装』:用于体育运动、户外较剧烈活动或者炎夏穿用,轻便耐用。天气较凉时可内中衣,外短装;天气较热时,可不穿中衣,在短装上装上义领或者只穿短装。

推荐款式:男交领或盘领短衫、中长衫,短袖、长袖视季节定(可配义领);女襦裙(可配义领),短袖、长袖、裙长、裙采用围式或套式可视季节定。

TAG标签: 汉服知识

猜你喜欢
  • 足球C.罗vs.梅西生涯第37度对决 赛前谁更胜一筹?

    足球C.罗vs.梅西生涯第37度对决 赛前谁更胜一筹?

  • 小潘木屋旅游度假村

    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小潘木屋旅游度假村位于融水县香粉乡雨卜村北部,距融水县城40公里。该度假村建在著名的白牛沟边,贝江的源头。从元宝山上流淌的清泉水组成的溪流、幽潭、飞瀑以及沿河的青山翠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沟内已开发峡谷休闲爬瀑布和降瀑布旅游体验。沟内变幻多端的大小叠水瀑布景观有十多处,每一级瀑布景观形状各不相同,总

  • 火在嘴角烧,胡子却未掉(打一字) 谜底:炽

    谜语:火在嘴角烧,胡子却未掉(打一字) 谜语解析:“嘴”即为“口”,口下长有八字胡,为“只”字,一旁火在烧,为“火+只=炽”。chigrave;,热烈旺

  • 古代臣子见到皇帝的时候 古人都需要下跪吗

    对现代臣子见君王确实都下跪吗很感兴致的小火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具体的文章供大伙儿参考。封建社会乃是人类社会5大基本状态之1(奴隶社会也是这样),有了奴隶社会或者封建社会,固然就有君王(国君或者皇帝),

  •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半决赛分析:克罗地亚VS阿根廷

    克罗地亚和阿根廷将于北京时间12月14日在卢赛尔球场举行卡塔尔2022年FIFA世界杯半决赛决赛的第一场比赛。2022年世界杯克罗地亚VS阿根廷的比赛几点开始?卡塔尔时间:12月13日22:00北京时

  • 挽回巨蟹女的最佳时间,如何挽回巨蟹女

    在十二星座当中,巨蟹座的女人虽然外表看起来柔柔弱弱,其实内心特别的倔强,从来不愿意向别人服软,也绝对不会向他人妥协让步,尤其在面对感情问题的时候,只要决定分开,就绝对不会回头。那么分手以后挽回巨蟹女的

  •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

    景点介绍 在巨大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内是野生动物的聚集地,有大量的大型哺乳物。在附近的奥杜瓦伊峡谷,曾经出土早期人类的化石,以及人类生活的足迹。坦桑尼亚政府为了保护这里的野生动物,曾经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位于坦桑尼亚共和国北部。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区是一片辽阔的高原火山区,西接塞

  • 巴城崇宁古寺

    巴城崇宁古寺为文化旅游景点。在昆山市阳澄湖东岸、巴城镇北,有一座风格古朴、历史悠远的千年古刹静静的矗立在这一方灵秀之地上,任是时光荏苒、情境变迁却总也改变不了它那绵绵长长的古风雅韵!崇宁寺于梁天监八年(公元509年)由梁武帝敕建,距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历史。元末(公元1368年)时,又有乡人丁道坚舍宅扩建古寺。至明英宗正

  • 稽垟古樟树

    稽垟古樟树为文成县文物掩护单位。稽垟古樟树位于文成县原稽垟乡中心小学南墙外。古樟成长茂密,生机勃勃,树高三0米,树干基围一二.八米,高一.五米处腰围九米,冠幅一0六八平方米。屹立村口,为1方胜景,大众珍为“风水树”。相传北宋初年种植,曾经遭雷击火烧,仍能化险为夷。信息起源:温州博物馆

  • 十鼓文化村

    十鼓文化村位于台南市郊处,藉由幽静的森林小径与喧闹的市区隔离,邻近台南市的地理位置,更提供了民众一座亲近文化艺术的新天地。十鼓文化村占地约5 公顷,共有16 座日据时代所建筑之旧仓库,2005年由十鼓接手重新规划,以活化闲置空间的概念,在国际知名设计刘国沧先生精心规划下,将昔日台湾糖业公司仁德车路墘糖厂风华重现,融入十

相关栏目:
  • 古装装饰
  • 活动资讯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入途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