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入途国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唐朝历史

唐朝的婚姻制度,唐代女子可以主动提出离婚但也要走法律程序

作者:laoshi来源:入途文学网发表于:2021-10-16 16:03:05阅读:684
唐代政府一方面鼓励寡妇守节,但同时又对妇女改嫁大开方便之门。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娥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时年月日谨立除书。

  这是一份敦煌出土的文书。做什么用的呢?不消说,肯定是离婚协议了。就字面上意思,什么“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之类的话,还挺好聚好散的,完全不像现代人的离婚协议,不是子女抚养权的问题,就是财产分割,一点情味也没有。

  那么,这是特例么?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一份啊。

  (夫妻相别书一道)盖闻人生一世,夫妻语让为先,世代修因,见存眷属。夫取妻意,妻取夫言。夜事奉郎姑叔伯,新妇便得孝名,日日即见快欢。今则夫妇无良,便作互逆之意。不敬翁嫁,不敬夫主,不事六亲,眷属侮辱,臬门连累。兄弟父母,前世修因不全,弟互(?)各不和目。今议相便分离。不别,日日溅见贫穷,便见卖男牵女。今对两家六亲眷属,团坐亭腾商量,当便相别分离。

  可见这回不是什么一团和气了,看着文书的情形,这对夫妻算是把夫族和妻族闹腾了遍,以至于要两家六亲齐齐出面。

  首先,这里要说说离婚书的名称,唐代和以前的朝代不一样,也和以后的朝代不一样。在唐之前,多用“离异”、“离绝”等字样;而在宋元以后多称“休”、“休离”等。那么唐代叫什么呢?按照目前的资料来看,虽然也有叫“夫妻相别书”的,但是大多统一叫做“放妻书”,放,不是放掉的意思,而是放归本宗的意思。

  关于古代人离婚的理由在前面“‘七去’与‘三不去’”一节我已经说过了,这是古代中国社会夫妻离婚的大原则,一直到清朝也没改变多少,但是具体到法律条文上,又有很多的不同。

  应该说,唐代还是离婚比较自由的社会,多数离婚都是“和离”。什么是“和离”呢?就相当于今天的夫妻感情不和、性生活不协调、妯娌关系不好啊。这样的离婚呢,对社会风俗没有什么影响,对彼此家庭的伤害也不大,所以唐律对“和离”的规定是:“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也就是大家一拍两散,各走各路,啥责任也没有。

  既然离婚,男人再找老婆,女人肯定要再找老公。当然,政府也规定了,离婚不能自个儿关起门来离了就算,还是要到官府领取证明的,按照今天的说法,那就是“走法律程序”。如果不去,男人再找老婆的话,那就属于重婚,按照唐律《户婚》规定:“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离之。”而作为妻子的,如果重婚则更为严重:“诸和娶人妻,及嫁之者,各徒二年,妾减二等,各离之”;“妻妾擅去者,徒二年,因而改嫁者,加二等”。

  有人说加二等就加二等,有啥啊?确实没啥,也不过就“徒三年”啦。

  所以呢,在唐代,离婚的女子都是要拿着前夫给的放妻书去官府办手续,不过有时候即使规规矩矩地办手续,也是要被官府打屁股的。唐人的笔记《云溪友议》就记载了一件颜真卿当父母官时候处理的离婚案:

  颜鲁公为临川内史,浇风莫竞,文教大行,康乐已来,用为嘉誉也。邑有杨志坚者,嗜学而居贫,乡人未之知也。山妻厌其不足,索书求离,志坚以诗送之曰:“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其妻持诗诣州,请公牒,以求别醮。颜公案其妻曰:“杨志坚素为儒学,遍览九经,篇咏之间,风骚可摭。愚妻睹其未遇,遂有离心。王欢之廪既虚,岂遵黄卷;朱叟之妻必去,宁见锦衣?恶辱乡闾,败伤风俗。若无褒贬,侥幸者多。阿王决二十后,任改嫁。杨志坚秀才,赠布绢各二十匹、禄米二十石,便署随军,仍令远近知委。”江左十数年来,莫有敢弃其夫者。

  可以看出,离婚是由女方主动提出来,这证明在法律上女方是有主动权的。而杨志坚用诗歌写的离婚书实在是有点风雅得过头了,估计也是一个社会化程度很低的书呆子,他老婆和他离婚未必仅仅是因为经济问题。不过不管怎么说,杨志坚的老婆总算摆脱了穷鬼老公,虽然还是要被打上二十大板。不过这二十大板,却不是因为法律,而是因为“人情”,这也反映了古代的法律是基于人治的,具体怎么处理,还看官长的意思。如果不是遇到颜真卿这位大儒,也许这二十个大板就可以省下来了。

  离婚之后呢,除妻子户口从夫家注销之外,唐律还规定了:“其被放出,或改适他人,即与前夫服义并绝。”

  也就以后夫家出了什么事情,就不用受牵连了。这条在现代人看起来不重要,但在古代有时候可会要人命,因为株连三族九族的事情,可是经常发生的。

  本文摘自:《性的历程》,作者:王威,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TAG标签: 唐代

猜你喜欢
  • 《广宋遗民录》序·(清)顾炎武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古之人学焉而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而况当沧海横流[2],风雨如晦之日乎[3]?于此之时,其随世以就功名者固不足道,而亦岂列一二少知自好之士,然且改行于中道[

  • 大会岭红枫古道

    大会岭红枫古道起讫(途经)地点:大峃镇岭脚村,至百丈漈镇富垟村岭头自然村。总长度:5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大会岭始建于元代,为南北通道,旧时是文成县境北通青田县、景宁县、云和县、龙泉市,南达瑞安市、平阳县的重要交通要道。大会岭岭脚,聚居了一个自然村,村名就叫“岭脚”。岭脚前,一条溪水缓缓从北向南流淌,一座小桥跨越东西。小

  • 李白《古风》(其三十一)赏析: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古风》(其三十一) 【作者】:李白【年代】:唐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

  • 害怕生病却不愿治疗(打一四字成语)

    害怕生病却不愿治疗(打一四字成语) 答案:讳疾忌医

  • 鞍子坝老城

    鞍子坝位于万州主城区,比邻码头,是目前仅存的集中反映三峡城市移民旧居、万州城市变迁、峡江文化历史、百姓日常生活的地方,曾是旧万州最繁华的商埠,有军阀杨森玩乐的“金玉满堂”,有天主教、佛教、道教聚集的“真原堂”、“兴佛寺”,有朱德、陈毅住过的旧址,江姐曾经接头的茶社,有灾荒时期宗教团体施舍穷人的稀饭场。这里的建筑以三峡地

  •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晁补之《摸鱼儿》赏析

    摸鱼儿 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 小小果子壳儿硬,若想吃它要用锤(打一坚果) 谜底:核桃

    谜语:小小果子壳儿硬,若想吃它要用锤(打一坚果) 谜语解析:它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

  •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

    闻鸡起舞的客人公是:祖逖(tì)以及刘琨(kūn) 成语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襟坦荡、拥有弘远志向的人。可他小时分却是个别爱读书的调皮小孩。进入少年时代,他意想到

  • 五代史宦官传序

    五代史宦官传序 作者: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 清水祖师庙

    清水祖师庙白清朝中叶以来,清水祖师庙便是三峡地区的信仰中心。因整幢寺庙建制遵循传统,并延请优秀的民间艺师参与兴建,因而造就出雕梁画栋的精致庙宇,被誉为“民间艺术殿堂”。占地约500坪的祖师庙布满精细繁复的木雕、铜塑、石雕,令人目不暇给。每一木刻都引经据典,取材自三国志、封神榜、西游记等传说故事,完成的木刻再漆上白、红、

相关栏目:
  • 历史典故
  • 野史秘闻
  • 上古传说
  • 夏商周历史
  • 春秋战国历史
  • 秦汉历史
  • 汉朝历史
  • 三国两晋历史
  • 魏晋南北朝
  • 隋朝历史
  • 唐朝历史
  • 宋朝历史
  • 元朝历史
  • 明朝历史
  • 清朝历史
  • 五代十国历史
  • 神话故事
  • 民间故事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入途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