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教育:腾飞70年
在我国海拔最高的行政乡——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小朋友们在新建成的幼儿园前玩耍(2020年4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摄)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盐井中学学生在上化学课(2019年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摄)
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完全小学学生在宽敞的教室内读书(2019年6月23日摄)。(本报记者 单艺伟/摄)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伴随着安徽巢湖民歌跳广播操(2021年7月12日摄)。(本报记者 杨文轶/摄)
西藏大学举行第一届相声小品大赛,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5月28日摄)。(资料图片)
短短70年,跨越上千年。
70年前的5月23日,是雪域高原的历史转折点——《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
70年,西藏教育从小到大,从单一到综合、从低水平到较高水平,从极其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寺院教育跨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行列,实现了华丽转身。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希望同学们胸怀大志,报效祖国,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自己的贡献。”2011年7月,习近平同志来到西藏大学亲切看望师生,勉励同学们立志扎根西藏,踊跃到农牧区去,到祖国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通过向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致贺信,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等多种形式,关心推动西藏教育事业发展。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西藏长远发展,强调“要培养更多理工农医等紧缺人才,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市场需求办好职业教育,科学设置学科,提高层次和水平,培养更多专业技能型实用人才”。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西藏教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建立起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
在旧西藏,接受教育的绝大多数是贵族子弟,占总人口95%的农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显示,为改变西藏教育落后面貌,1951年至2020年,国家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239.65亿元。西藏实施了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政策和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政策,众多农牧区学生和城镇困难户学生的命运得到改变。
除免费教育政策外,西藏筹措设立了教育资助措施40项,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资助范围实现各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此外,西藏还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形成了以中职教育为基础、高职为重点、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稳定地为社会提供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西藏有各级各类学校319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所,中职学校12所,中学143所,小学827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7%,小学净入学率达99.93%,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106.99%、90.2%、56.14%,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03%。(宗河)
-
斜阳澹澹柳阴阴,风袅寒丝映水深。不要向人夸素白,也知常有羡鱼心。
-
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贾岛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赏析: 诗人以一枝斑竹赠给友人作手杖,顺手写下这首小诗。梁浦秀才,生平不
-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所在地,尤其是半山腰。清晨的药王山,经常可见些许摄影爱好者汇集与此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药王山后面有拉萨十分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从西藏旅游局东面的一条小路一直往南走就可找
-
《史记·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 选自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 原文: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
欧冠切尔西恐怖防线助威 2比0胜里耳创主场6连胜且0失球
-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寒浞是伯明氏后代,其祖先为黄帝的车正哀,因哀有功于黄帝朝,黄帝将他封于寒(今山东潍坊市一带),其属地称为寒国(也称伯明国),其族人后来便以寒为姓
-
人物生平 力谏何进 陈琳在汉灵帝时,为国舅、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当时,宦官擅权,何进欲诛宦官,太后坚决反对,何进欲召集地方豪强,引兵来京城咸阳,以此恫吓、劫持太后。陈
-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鸣)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
-
俞士伟,出生于1945年,安徽六安人。
-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