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入途国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原创投稿 > 学术研究

古衣(殷)地望考

作者:laoshi来源:入途文学网发表于:2021-08-26 17:28:05阅读:491

古衣(殷)地望考
魏美智

—————————————————————————
摘要:夏商时期的都城,位于河南省博爱县孝敬镇内都村。城墙周长九里十三步。《天工开物古衣(殷)城是》:“天子之城九里,高九仞;公侯方七里,高七仞;侯伯方五里,高五仞;子男方三里,高三仞。”仞,古代计量单位,一仞相当于周时的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九仭相当于现在的15米左右。内都城城符合天子之城的标准。残存的城墙的高度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现在还有约十多米高。为了加固沁河堤防,1958年发动全部县群众对沁河两岸的大堤复修,南城墙作为沁河大堤的北堤地基,将东城墙、北城墙,西城墙的土,悉数填充到南城墙建立成沁河大堤,增高了堤顶高、堤顶宽,现在还残存有南城墙约400多米,西城墙残存30多米。
———————————————————————————————————————
关键词:  古衣(殷)  地望   考证
一、衣(殷)都是真实存在的客体
关于古衣(殷)是不是地名,曾经有过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罗振玉首释“衣” 为地名① ,但没有明说究在何地。 郭沫若认为此 “衣当读为殷。 《水经 ・沁水注》 : ‘又东迳殷城北’ , 注引 《竹书纪年》云 : ‘秦师伐郑 , 次于怀城殷。’ 地在今沁阳县”② 。 即指 “衣” 为沁水流域怀地之殷城。陈梦家也认为 “据《沁水经》 殷城在怀县之南 , 沁水分隔两地 , 殷在水南而怀在水北。 学者由于对“衣”(殷)的位置缺乏考证,有的认为“衣”在甲骨文记载中,常与徐,癸,犬,惠等甲骨文在一起,因此,衣应该在沁阳附近。 也有的专家认为衣(殷)应该在安阳殷墟。
1、关于商王古衣(殷)活动的记载。甲骨文中关于商王在以“衣”(殷)的活动就有很多记载。
《卜辞》前2.4.5:戊辰卜,在噩贞王田衣。说是王在衣的农田里察看庄稼。
《卜辞》前2.3.16:辛未卜:在盂王田衣。辛丑卜,贞王田于噩,往来亡(无忧),弘吉。
甲骨文中有关商王在衣(殷)的皇宫的记载.
《卜通》640:向、宫、盂、噩;《粹》2.4.3.7:□、宫、□;
《粹》2.4.3.3:(徐)、宫、□;《合集》37646:在敦贞,王田率衣;
《合集》37533:在□贞,王田□衣;《□□卜》:在噩贞,□衣。
《卜辞》:田噩┅┅获象七;
《卜辞》2.24.1:于苗获鹿;
《卜辞》2.32.5田于祝,获狐二;
《卜辞》2.35.1:田于□麓,获麋鹿;
总共有100多处记载。    

  1. 古衣(殷)是个存在約三千多年的城市实体。在清末民初罗振玉写《殷墟书契考释》《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的时候,郭沫若写《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的时候,可能忽略了一座殷商时期的大都市商都。殷都分内外城结构,内城城墙长九里十三步,四向六门,西门北门各两座,南门东门各一座。外城东到西良仕、南里村、小王庄、东王贺西,亢村、北徐堡。城西南角尚香村解放以后东北堤根还遗留着外城的西南城角。对内都村来讲,南有北徐堡,北有南里村,东有西良仕,西有东王贺,据城隍庙碑记载,北魏时该城才改为中都城。
盘庚迁殷后,“衣”(殷)是殷商的王都,称之为“大邑商”。按照等级标准,衣(殷)是国都级的大都市,所以,被称为“大邑商”,邑,城邑,城市。大邑商的意思就是大城市,或者大都市。
为什么要在衣(殷)建立王都。一是这里是夏朝旧都,王城建设设施齐全。甲骨文中关于商王在王宫的活动就很多。
《合集补》9190-2叀(惠)宫田省,亡※(災);
《合集补》9197-1王叀(惠)宫田省,亡※(災);
《合集补》9200-1叀(惠)宫□省…;9201-2 □叀(惠)宫□□,亡※(災);
《合集补》9202 宫田… 大吉;9822-1…翼(翌)…王其□从宫,亡災。
《合集补》11129-2 …宫…亡〔※(災)〕;
《合集补》11321叀(惠)宫田省,亡。
二是这里的自然条件优越。衣(殷)地处太行山南境,西北部的恶略气候由于太行山的阻挡,历来就有太行山下小江南的美誉。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为野生动物犀牛、水牛、象等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农业生产比较发达,为人们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甲骨文中也有记载:
乙亥、王ド、灰田疆、往来亡灾,王占日:吉,获象七,雉卅(游86):王ト、、田、往[来亡灾」王古日吉,兹御,…百四十八,象
《合集128732)-王日夏.文ー御…象…1盛游)92);
  1. 古衣(殷)的地理位置。古衣(殷)的地理位置在两河之间。南有黄河,北有沁河。东有怀(陟,商汤陟于怀),西有向,盟。到了唐德宗时期,衣(殷)才从沁河以南,改为沁河以北。《怀庆府志》记载:“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大水,河北尤甚,河及支河皆溢,怀、卫、郑、滑人皆巢居舟处”。这次大雨造成的自然灾害的特点,一是规模大。怀庆,卫辉,郑州,滑县等地区沁水漫漶;二是灾害严重。人们不得不在树上建筑巢穴或者制造临时居住的舟船,在水上漂泊,以求延续生命。三是漫漶的大水抹平了沁河河道,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在怀、卫、郑、滑的大地四处奔涌,人们迫切盼望政府能采取措施,为这匹奔腾的野马套上笼头。自然灾害过去半个世纪之后,“唐德宗贞元年间李元淳为怀州刺史,决沁渠七十余里。”决,开掘。唐李元淳为怀州刺史的时候,经组织军队,疏通沁河七十多里。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公元727年)到唐德宗贞元年(公元785年),时间经历了大约半个世纪,才将唐玄宗开元十四年那次大水造成的沁河河道漫漶、淤塞疏通。进行了沁河改道。千百年来,沁河两岸的人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即严格以沁河主河道中心线划界,两岸双方民众约定,无论何时双方不得隔河耕种土地,收获庄稼。主河道流到哪里,那里就是分界线。凡是主河道中心线以北的,都自然成了河内县(沁阳、博爱县)的土地;凡是主河道中心线以南的,都自然成了温县、河内县(沁河南部分)的土地。由于这次沁河改道,古衣(殷)城从沁河南变更到沁河之北。二是博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比较复杂。除了武则天时期有过短暂的太行县之外,西半县归河内县,东半县归武德县管辖。

除了甲骨文有记载外,其他史志稀有记载的原因有:一是沁河改道后博爱县四面环水,北依太行山,以答对河,燕京河与山西为界;南邻沁河与沁阳、温县为界;西靠丹河与沁阳为邻;东邻大沙河与焦作市相伴。鉴于以上原因,明清时期的地方史志记载较少。直到清康熙《怀庆府志》、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才开始出现相关记载。三是由于长期归属不固定,百姓的归属感欠缺,不关心历史文化。
二、衣(殷)是殷商的都城
 1、文物考证支持衣(殷)是都城。《博爱县文物志》(内部版)记载了焦作市文物局考古队2003年对内都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的成果:“内都遗址位于博爱县城南15公里的孝敬镇内都村,遗址南部被村庄占压,现存北部及一部分。文化层厚3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遗址内涵非常丰富,有商代早期文化、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汉代文化等。2003年冬季,博爱县文物考古钻探对内都遗址进行了钻探调查,发现在遗址中部有大型夯土基址,疑是宫殿台基。在北部有夯筑城墙、壕沟等。发现灰坑、陶窑、窖穴、墓葬等遗迹较多。经对城墙钻探,发现大部分被掩埋在地下,北城墙残长约300米,宽约25米(部分被乡村公路占压)残高1.5—5米。东城墙残长70米,向南被村庄占压,东北角转角初较宽,约30米。整个东墙完全埋于地下。西墙处砖瓦窑占压的西北角外全部被入村公路占压。城墙夯筑,夯层厚10—12厘米,夯窝径4—8厘米。夯土中夹杂绳纹、附加堆纹、蓝纹陶片,器型有陶鬲、陶罐、盆、瓮等。在西北角起土坑内发现有圆形灰坑,坑内有较多的绳纹、蓝纹陶片,为商代文化遗物。现地面仍保留有一段城墙,为汉代修筑,高5——6米。当地传说内都城在商代为冀州城。1989年9月27日,博爱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掘证明,第一,古衣(殷)城是个实体存在;第二,群众文化水平低,弄不清楚夏朝的冀州,盘庚迁殷后,冀州已经不再称之为冀州,而改称衣(殷);第三,这里都城的设施齐全。有城墙,有宫殿,有利于建立都城。第四,由于衣(殷)地处于两河之间,历代都有修缮。两河,即城南为黄河;城北为沁河。为了防御水灾,后修筑有罗城,也称为外城。
2、史志有关衣(殷)的记载。清康熙二十九年《怀庆府志•沿革考》记载:“怀庆府古冀州地。尔雅云:两河曰冀州。周官职方云:河内曰冀州。禹贡覃怀地,殷畿内地。”清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清雍正九年《覃怀志》都同此说。畿,京畿。畿内:指京城管辖之地。说明殷商时期的京城就在怀庆府范围内。
3、商王在王宫的活动。
《合集•补编》8998-1 …宫…省…※(災)。 無名組;
《合集•补编》8999-1 于宫田亡※(災)。 無名組;
《合集•补编》9190-2叀(惠)宫田省,亡※(災)。 無名組;
《合集•补编》9197-1 叀(惠)宫田省,亡※(災)。無名組;
《合集•补编》9200-1 叀(惠)宫□省… 無名組;
《合集•补编》9201-2 □叀(惠)宫□□,亡※(災)。 無名組;
《合集•补编》9202-1宫田… 大吉 何組;
《合集•补编》9822-1 …翼(翌)…王其□从宫,亡災。何組;
《合集•补编》11129-2 …宫…亡〔※(災)〕。 黃類;
《合集•补编》11321-1叀(惠)宫田省,亡 何二
《合集•补编》11322-1 乙子(巳)王〔卜,鼎(貞)〕:…田宫… 黃類。
4、古衣(殷)是王都不是游猎区。《汉书•地理志》:“河内,殷之旧都。”《怀庆府志•孟县》:“旧志,殷都河内。”《晋书•地道记》:“河内,殷国也。”从盘庚起在这里登基的帝王有帝小辛,帝小乙,帝武丁,帝祖庚,帝祖甲,帝冯辛,帝庚丁,帝武乙,帝文丁,帝乙,帝辛等。从有关衣(殷)的甲骨文记载,他们并非在这里游猎,而是从事帝王应尽的管理国家的大事。
一是从事与农田相关的工作。笔者対ト辞进行统计有关与农田相关的卜辞占总数的60%左右。如:
《合集》27146 6乙丑卜,※鼎(貞):王其田,衣(卒)入亡災。 一何組;
《合集》27146-17 壬申卜,※鼎(貞):王其田,衣(卒)亡災。吉。 一何組;《合集28877-1 戊午卜,鼎(貞):王其田,衣(卒)逐(?),亡災。 何組《合集》28878-1 壬戌〔卜〕,□鼎(貞):王□田,衣(卒)… 何組;
《合集》28879-1 □□〔卜〕※,〔鼎(貞)〕:…田…衣(卒)□,亡災。何組
《合集》28880-1□□卜,※〔鼎(貞)〕:…田,衣(卒)入,亡災。何組;
《合集》38713-1丁卯〔卜〕,〔鼎(貞):王田〕,〔衣〕逐〔亡災〕。一黃類;
《合集》38713-2壬申卜,鼎(貞):王〔田〕,衣逐〔亡災〕。 黃類;
《合集》27146-17壬申卜,※鼎(貞):王其田,衣亡災。吉。 一 何組;
《合集》28877-1 戊午卜,鼎(貞):王其田,衣(卒)逐(?),亡災。 何組;《合集》28878-1 壬戌〔卜〕,□鼎(貞):王□田,衣(卒)… 何組;
《合集》28879-1 □□〔卜〕※,〔鼎(貞)〕:…田…衣(卒)□,亡災。何組;
《合集》28880 -1 □□卜,※〔鼎(貞)〕:…田,衣(卒)入,亡災。何組。
甲骨文中多次记载了商王在衣(殷)农田考察的卜辞。
《卜辞》前2.4.5:戊辰卜,在噩贞王田衣。说是王在衣的农田里察看庄稼。
《卜辞》前2.3.16:辛未卜:在盂王田衣。辛丑卜,贞王田于噩,往来亡(无忧),弘吉。
《屯南》2383:王其省盂田,不雨□,暮往夕入,遘雨□;王其省盂田,暮往晦入,雨□夕入,其雨。
《说文》:省,视也,视察。暮,迟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夕,夕阳,日落的时候。“王其省盂田,不雨□,暮往夕入,遘雨”,说的后半下午的时候,商王去田间视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到了田间,刚好碰到下雨了。“王其省盂田,暮往晦入,雨□夕入,其雨”。《说文》:晦,月尽也。《楚辞·屈原·涉江》:幽晦以多雨。注:夜雨。王其省盂田,暮往晦入,雨□夕入,其雨。是说商王月底的时候去田间视察,半下午的时候出去,半夜的时候才到目的地,遇到了阴雨。《粹》929:贞,王其省盂田,湄目不雨。这些记载说明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的开发与利用。
卜辞中关于告麦的记载和麦人的记载证实在殷商时期就重视了对小麦、杂粮的种植。甲骨文中多次记载了商王在衣(殷)农田考察的卜辞。《卜辞》前2.4.5:戊辰卜,在噩贞王田衣。说是王在衣的农田里察看庄稼。《卜辞》前2.3.16:辛未卜:在盂王田衣。辛丑卜,贞王田于噩,往来亡(无忧),弘吉。《屯南》2383:王其省盂田,不雨□,暮往夕入,遘雨□;王其省盂田,暮往晦入,雨□夕入,其雨。《说文》:省,视也,视察。暮,迟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夕,夕阳,日落的时候。“王其省盂田,不雨□,暮往夕入,遘雨”,说的后半下午的时候,商王去田间视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到了田间,刚好碰到下雨了。“王其省盂田,暮往晦入,雨□夕入,其雨”。《说文》:晦,月尽也。《楚辞·屈原·涉江》:幽晦以多雨。注:夜雨。王其省盂田,暮往晦入,雨□夕入,其雨。是说商王月底的时候去田间视察,半下午的时候出去,半夜的时候才到目的地,遇到了阴雨。
二是通过田猎训练军队解决部队给养问题。甲骨文中也有记载:
“乙亥、王ド、灰田疆、往来亡灾,王占日:吉,获象七,雉卅(游86):
王ト、、田、往[来亡灾」王古日吉,兹御,…百四十八,象”(《合集128732)
王日夏.文ー御…象…1盛游)92);
三是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据ト辞记,商王田猎到的野生动物有象,鹿,难、兔、腰麻象二《合集》2x82)2.24.1于苗…·获鹿们;2.32.54…田于祝一获狐二们;
24.8“……田获孤一;2.30.1“…田…获麗入、免二、雉五;2.43.3“…察…获狐七;2.43.4“…田于率…获狐七”;2.45“日……获鹿二;2.29.3“…H…获白簏一、狐;2.9.3“……获狐四。
田猎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也是解决皇宫、部队生活物资的重要来源。通过游猎,为军队提供肉食,解决军队给养问题。
三、古衣(殷)即博爱孝敬镇内都
1、盘庚迁北盟还是迁北蒙。《竹书纪年》载:“盘庚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十五年营殷邑。”通过百度查询获知,北蒙在黄河以北、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2公里处。废墟面积约24平方公里,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北面的洹河两岸地区,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4公里。北蒙已湮灭,主要靠考古学家去发掘、考证。已发现的最出名的一处遗址是北蒙,即殷墟,商朝曾在此建都273年之久。既然商朝在这里建都273年,其发掘报告里怎么没有提到商朝京都的城池与宫殿?既然北蒙曰殷,十五年营殷邑,说明北蒙与殷邑不是一个概念。从这两个概念看,盘庚迁北蒙就有待于商榷。笔者认为北蒙可能是北盟的误记。盟,是河北地名,即古孟涂国。《禹贡》为孟津。《怀庆府志》引《书序》:“孟者,河北地名。春秋所谓向、盟是也。”《怀庆府志》引《诗•小雅》:“皇甫孔圣,作都于向,注云,向,在东都畿内,今孟州河阳县。旧志:周初以十二邑封苏忿生于温,此曰向、盟。”盟,原先就是个城邑,盘庚迁殷第一步先迁到盟,然后经过一年的经营,将殷都经营好了再迁都于衣(殷),就有可信性和可操作性,就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
从经纬度上看,古衣(殷)(博爱)位于东经113.04;北纬35.04;北蒙(安阳)地处东经114.38;北纬36.10.古衣(殷)气候条件更为优秀,物产更为丰富,更适合做王都。
2、有关古衣(殷)在博爱附近的刻辞。
甲骨文中许多地名都在古衣(殷)一带。
如“辛国ト,在享、贞王田衣・(て前》215)"戊ト,在高、贞王田农ー……”(前2.12.3);
戊午(ト),(在)祝贞(主王)田衣“1(前2.32-3)“王寅ト,在敏贞王田衣……(《前》2.115)
以此论之,下述地名也在沁田一带(的)。
21,53、、奴:ト通)615召、2.12-3高,羌,《972线는;
15.1教、膏、皇(ト通640向富、孟盟2.21:3疆,苗;1960;突3.32.3演,祝x1017观、向上)1:7呈;
其中,高,在武陟与博爱交界的地方,卜辞的意思为殷王在高的农田视察庄稼生长情况;盟,即北蒙;石即为“邵”,乃济源邵源镇;发地,在修武西北太行山;鄈,为博爱清化镇;还有温县的徐堡、武德、尚香等地。
合集中有两条关于犬的记载。
《合集》31094 1 乙丑…鼎(貞):王其…衣(卒)犬(?)。何組;
《合集》31097  1戊子…鼎(貞):王…衣(卒)入,…犬亡災。何組。
这两条既与衣有关,又与博爱县的地名射犬聚有关。射犬聚即今西金城。西金城遗址位于博爱县金城乡西金城村,西北距县城7.5公里,北距太行山地10公里,海拔高度107-108米。遗址中心位于粮所以西,大部分遗址被村庄占压,总面积约30多万平方米。1998年——2002年,曾多次调查试掘,先后发掘灰坑十余座,发掘战国至汉代古墓葬十余座,出土陶、石器等文物四十余件。2003年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遗址东部试掘探沟一条,长10米、宽2米,面积20平方米。发现灰坑7座,出土龙山文化及汉代陶片30余袋,可辨器型有罐、双腹盆、壶、鬶、斝、觚、鼎、杯等。2006年夏季,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山东大学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位置在遗址东部,发掘面积5200平方米,出土龙山文化以及典型标本500余件。陶器有罐、豆、壶、鬶、斝、觚、盆、双腹盆、刻槽盆、单耳杯、甗和鼎等。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另有蚌刀、蚌镰、骨锥、骨镞、铁镢等。发现龙山文化城墙和壕沟等。并首次在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小麦遗存,对研究中原地区的文明起源和人地关系演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遗址文化层厚约2米余,分为五层,第①、②层为现代、近代耕土层;第③层为唐宋文化层,出土较多瓦、砖和陶瓷片、铁器、铜钱等;第④层为汉代文化层,出土少量陶片和铁器、铜钱等。此层下开口遗迹较多,多为灰坑,出土遗物丰富,属龙山文化时期;第⑤层为龙山文化层,深灰色细沙土,出土陶片较少,开口遗迹稀少。此层下为生土。发掘区域在遗址的东南部,出土龙山文化完整陶器数十件,以及典型标本500余件。其中罐类占大多数,又可分为中口、深腹和双耳罐三种。中口罐均为夹砂灰陶,多方唇折沿,饰绳纹或方格纹。深腹罐均夹粗砂灰褐或红褐陶,圆唇卷沿或折沿,饰刮抹斜痕。双耳罐均泥质灰陶或黑皮陶,圆唇卷沿,中腹部按一对竖耳,腹饰弦断篮纹。鼎的数量极少,仅见有凿形、铲形和乳状鼎足数件标本。整体文化面貌属于河南龙山文化王湾三期类型中晚期。出土各类龙山文化石器近300件,多为残断,主要器形为铲、刀、镰,另有少量斧、镞、砺石和石芯等。制作普遍较规整,质量较好。从浮选样品中发现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等炭化作物遗存;2013年5月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浮选样品中发现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等炭化作物遗存证明,在殷商时期农业生产及其农产品已经相当丰富。
2、衣(殷)都与汤帝陵。汤帝陵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括地志》记载:“武陟东三十五里商村,有商成汤陵。”清《怀庆府志》墓葬卷也有同样的记述。汤帝陵与商村遗址在河南省焦作市武涉县城往东18公里乔庙乡商村东。商村遗址地表文物有商王庙、汤帝陵等。商王庙的北面和东面散布着8个大型墓冢,遗址总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商王庙仅存宋代重修商王庙石碑一通,元代重修商王庙石碑两通。碑文中称颂成汤灭夏桀救民于水火的功德,表达历代对商代陵寝的崇敬、祭祀。汤帝陵有唐代尉迟敬德手植古槐一颗,苍老虬劲。20世纪50年代,商村遗址地表和附近的古阳堤上,发现大批散落的青铜箭镞和古陶片,引起考古专家和文物管理部门的关注。北京大学考古专家在表层初步试掘中,获得了大量的石刀、石斧、骨针、陶片、贝壳、兽骨,经评估定为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层,大批文物属于商周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从商代遗址推断,商王庙是成汤死后不久修建的,后因年代久远,屡毁屡建。遗址中出土有东周粗绳纹筒瓦和板瓦。现存《宋重建商王庙大殿记》,明确记载了该庙是在旧址上重建的史实。成汤死后的葬地史学家尚无定论。商村遗址历经3000多年的风雨侵蚀,仍高于地表,可见当初之雄伟壮观。1963年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甲骨文记载的商代帝王在衣(殷)都附近考察的足迹北到山西与河南交界的地方,在河南境内的济源、孟州、河内(博爱、沁阳)、武陟、修武、温县等地。商汤于商汤二十九年陟,汤陵史实之唯一记载的汤帝的陵墓。这也为衣(殷)都的存在做了佐证。
3、商汤与商汤文化崇拜。 商汤和商汤文化崇拜莫过于怀庆府即今焦作地区;焦作地区的商汤文化崇拜莫过于博爱县。多个学者问我,为什么博爱县的汤帝庙比别的地方都多?规模较大仅见于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博爱县志》的汤帝庙就有清化镇汤帝庙,圪垱坡汤帝庙,许良镇汤帝庙,西马汤帝庙,刘村汤帝庙,上屯村汤帝庙,留村汤帝庙,内都村汤帝庙等十多个。我的回答是:恨之深,爱之切。盘庚之所以迁衣(殷),因为这里原先是夏朝的冀州之所在地,原先就有城池。夏桀无道对这里的民众伤害的很深,百姓们认为是商汤解救了百姓,所以,对上文化特别重视。再加上在这里经营的帝王的以身作则,经常到民间考查,关心民众生活,人们没有理由不爱戴他们。
4、从古衣(殷)到大邑商说明殷都地位的转变。
古衣(殷)到大邑商或者天邑商,说明古衣(殷)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帝武乙即位后于历经三迁。《竹书纪年》载:“武乙,名瞿。元年壬寅即位居殷,分迁岐周;三年迁于河北,命周公亶父赐以歧邑;十五年自河北迁于沫。”从武乙即位后殷就不再是王都。但是,古衣(殷)的都城还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称之为“大邑商”,名正言顺。在卜辞中发现也有的称之为“天邑商”,天邑商,大邑商同属一理,应该是没有区别的。称大邑商或天邑商的卜辞:
  《合集》36348-1 □□〔卜,鼎(貞)〕:…〔象〕侯…戔,亡〔大邑商〕…黃類
《合集》36482-1 甲午王卜,鼎(貞):(作)余酒朕酉,余步,比侯喜,正(征)人方。上下、示受余又=(有祐)。不(翦),大邑商,〔亡(害)〕才(在)(憂)。王(占)曰:“吉。”才(在)九月。遘上甲,隹(唯)十祀。 黃類
《合集》36507-1…〔鼎(貞)〕:※巫九(作)余酒朕大邑商,亡(害)才(在)(憂)。 黃類
《合集》36511-1 丁卯王卜,鼎(貞):※巫九,余其比多田于多白(伯),正盂方白(伯)炎。叀(惠)衣,翼(翌)日步,亡尤。自上下于示余受又=(有祐),不(翦),〔大邑商,亡(害)才(在)(憂)。〔王(占)曰〕:“引吉。”才(在)十月。遘大丁翼(翌)。 黃類
《合集》36530-1 己酉王卜,鼎(貞):余正三封〔方〕,叀(惠)令邑,弗每(悔),不亡□□,才(在)大邑商。王(占)曰:“大吉。”才(在)九月。遘上甲□五牛。
《合集》36535-1 辛卯…方于…余其戔(戰)…〔受〕余又(祐)。不(翦)…天邑商。亡… 黃類
《合集》36545-1 甲子〔卜〕,〔鼎(貞):才(在)〕〔天邑商〕公宮〔衣〕,〔茲夕亡(憂)〕,〔〕。黃類
《甲骨缀合编》182“癸巳卜:在黄林[左㠯,㠯上有丿,右姊去女]…天邑商公宫衣…”
卜辞36348-1其中有象,侯,应该是向王宫送的猎物和酒;卜辞36482-1王在大邑商的占卜,吉,逢上甲之日,开展十祭活动;卜辞36507-1殷王在王宫喝酒;卜辞36530-1 逢上甲,用五牛祭祀;卜辞36545-1说明王公,王的姐姐到皇宫拜见殷王。
这些记载说明,迁都前后,古衣(殷)王都乃存,殷王依然在王宫喝酒;依然有王公大臣的活动。
甲骨文中关于商王在以“衣”(殷)的活动就有很多记载。《卜辞》前2.4.5:戊辰卜,在噩贞王田衣。说是王在衣的农田里察看庄稼。《卜辞》前2.3.16:辛未卜:在盂王田衣。辛丑卜,贞王田于噩,往来亡(无忧),弘吉。
甲骨文中有关商王在衣(殷)的皇宫的记载。
《卜通》640:向、宫、盂、噩;《粹》2.4.3.7:□、宫、□;
《粹》2.4.3.3:(徐)、宫、□;
《合集》37646:在敦贞,王田率衣;
《合集》37533:在□贞,王田□衣;《□□卜》:在噩贞,□衣。
《卜辞》:田噩┅┅获象七;
《卜辞》2.24.1:于苗获鹿;
《卜辞》2.32.5田于祝,获狐二;
《卜辞》2.35.1:田于□麓,获麋鹿;总共有100多处记载。    
     二是加强了农业种植业的开发。据何光岳专家考证,在殷商的时代已经在以“衣”(殷)为中心的田猎区进行了种植业的开发。卜辞中关于告麦的记载和麦人的记载证实了专家的结论。卜辞中的麦人,记载的是一个以种植麦类农产品的部落名称。甲骨文中多次记载了商王在衣(殷)农田考察的卜辞。《卜辞》前2.4.5:戊辰卜,在噩贞王田衣。说是王在衣的农田里察看庄稼。《卜辞》前2.3.16:辛未卜:在盂王田衣。辛丑卜,贞王田于噩,往来亡(无忧),弘吉。《屯南》2383:王其省盂田,不雨□,暮往夕入,遘雨□;王其省盂田,暮往晦入,雨□夕入,其雨。《说文》:省,视也,视察。暮,迟暮。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夕,夕阳,日落的时候。“王其省盂田,不雨□,暮往夕入,遘雨”,说的后半下午的时候,商王去田间视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到了田间,刚好碰到下雨了。“王其省盂田,暮往晦入,雨□夕入,其雨”。《说文》:晦,月尽也。《楚辞·屈原·涉江》:幽晦以多雨。注:夜雨。王其省盂田,暮往晦入,雨□夕入,其雨。是说商王月底的时候去田间视察,半下午的时候出去,半夜的时候才到目的地,遇到了阴雨。《粹》929:贞,王其省盂田,湄目不雨。《续存》818:王□噩田省,无灾。甲骨文还有商王在皇宫附近视察的记载:王□宫田省,无灾。后面这个两条主要是说,商王在视察过程中没有发生什么问题。这些记载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商代,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农业的开发。
   2006年对距离衣(殷)8公里的西金城龙山文化考古证实了在商代博爱这个地方就一个非常重要的小麦、水稻、大豆等产区。西金城古称射犬,夏商时期是一个以捕捉犬类动物而著称的聚落。西金城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博爱县城东南7.5公里的金城乡西金城村。城址废弃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建筑年代应在龙山文化中期前后,距今约4000多年。西金城龙山文化遗址近代曾出土有磨制石锄、石铲、石刀,并有大量绳纹、网纹灰陶片、少量红陶片,还有一个不完整的鹿角化石。2006年夏季,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保护项目办公室委托山东大学考古队开始对西金城龙山文化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经过4次发掘和钻探,发掘共计面积5200平方米,发现龙山文化城址一座,并首次在遗址中发现小麦遗存。
这次主要发掘出土龙山文化完整或可复原陶器数十件以及典型标本500余件,出土各类龙山文化石器近300件,主要器形为铲、刀、镰,另有少量斧、镞、砺石和石芯等农业和狩猎用具。在居住堆积的灰坑中,浮现出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炭化遗存,是河南省龙山城址以往考古工作的新突破,尤其小麦遗存在河南境内的龙山文化遗址中还是首次发现,对研究小麦在我国的出现和传播路线以及中原地区文明起源阶段的人地关系演变,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三是田猎与军队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商王好田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打几头野兽,而是与军队的实战训练分不开的。比如,一次商王打猎,一下就捕获了七头大象。一只大象有数吨重,力大无穷,要捕获一头大象,没有数十人,上百人的参加是不能凑效的。捕获七头大象没有数百人的参加也是不能凑效的。这说明以“衣”(殷)为中心的田猎区也是一个军事重地,是商王朝军队的训练基地。
殷都长九里十三步,四向六门,西门北门各两座,南门东门各一座。黄河、沁河经常发生水灾,为了确保都城,殷商时期还为都城修筑了外罗城。北至西良仕、南里村、小王庄、东王贺西;南至亢村、北徐堡;东至西良仕;罗城周长三十六里,城区规模宏大。坞庄村南,有十里长亭,解放后遗址尚存,计地三分。城西南的尚香村是出兵打仗祭告天神的场所。解放以后,尚香东北堤根还遗留着外罗城的西南城角。据清康熙二十六年《重修城隍庙碑》记载:内都,元魏之中都也。
 
内都遗址位于博爱县城南15公里的孝敬镇内都村,遗址南部被村庄占压,现存北部及一部分。文化层厚3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遗址内涵非常丰富,有商代早期文化、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汉代文化等。2003年冬季,博爱县文物考古钻探对内都遗址进行了钻探调查,发现在遗址中部有大型夯土基址,疑是宫殿台基。在北部有夯筑城墙、壕沟等。发现灰坑、陶窑、窖穴、墓葬等遗迹较多。经对城墙钻探,发现大部分被掩埋在地下,北城墙残长约300米,宽约25米(部分被乡村公路占压)残高1.5—5米。东城墙残长70米,向南被村庄占压,东北角转角初较宽,约30米。整个东墙完全埋于地下。西墙处砖瓦窑占压的西北角外全部被入村公路占压。城墙夯筑,夯层厚10—12厘米,夯窝径4—8厘米。夯土中夹杂绳纹、附加堆纹、蓝纹陶片,器型有陶鬲、陶罐、盆、瓮等。在西北角起土坑内发现有圆形灰坑,坑内有较多的绳纹、蓝纹陶片,为商代文化遗物。现地面仍保留有一段城墙,为汉代修筑,高5——6米。当地传说内都城在商代为冀州城。
1989年9月27日,博爱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翻译馆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人摇动马缰,赶马行路。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就像那春江之水连绵不断。

  • 娘娘天池

    娘娘天池娘娘天池位于柴沟乡李家山顶,海拔2500米。天池长400余米,宽50米左右,呈椭圆形。池水清澈碧蓝,深不可测。池北高处有娘娘庙,建于明末,后遭乱被焚。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建。此处青草茵茵,山清水秀。游人至此,别有情趣

  • 雍正上位合法性一直被诟病 雍正真的篡改康熙遗诏吗

    康熙帝时的9子夺嫡,最初雍正帝上位,他确实窜改遗诏了吗,历史网小编为大伙儿带来相干内容,感兴致的小火伴快来看看吧。9子夺嫡是产生在康熙朝阶段的著名历史事件,要紧是康熙帝的9个最杰出的皇子为争取储位而互

  • 一文秒懂“明朝”那些汉服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华夏民族由极盛直至腐败被排除到政治中心之外,其中纷杂,上至君王,下至走卒,难以篇幅所能道完。【“明朝”那些事儿】仅仅带领大家小小地了解一下明制服饰的部分魅力!明代服饰集汉、唐、明三

  • 爱组词|爱的组词

    【爱心】是指同情怜悯之心态 【爱怜】爱:怜悯、怜恤、同情 【爱慕】1.喜欢羡慕。2.喜爱倾慕。 【爱戴】敬爱并且拥护 【宠爱】一般是指上级对下级的喜爱,骄纵溺爱 【恋爱】

  • 雍剑秋旧居

    雍剑秋旧居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雍剑秋旧居时代:1920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马场道60-62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建筑东沿新华路,南抵马场道,西临河北路,北临睦南道。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728平方米,三层,砖木结构。外檐通体水泥饰面,筒瓦坡顶,挑檐。首层入口为长方形洞门,二层腰线两侧各有一阳台,水泥花饰护

  • 渠县属于哪个市 四川渠县属于哪个市

    今天给各位分享渠县属于哪一个市的常识,其中也会对4川渠县属于哪一个市进行解释,假如能碰巧处理你如今面临的咨询题,不忘了关注本站,如今开始吧!4川省渠县属于哪一个市,渠县是属于4川哪一个市 4川省达州市

  • 章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章鱼不能和什么同食?

    章鱼别能以及甚么一同吃?章鱼别能以及甚么同食?不名:8角鱼、8爪鱼、石居、坐蛸、石吸、望潮、死牛、小8梢鱼、络蹄、蛸忌讳人群:有荨麻疹史者、癌症患者忌食;胆固醇高、胆结石、高尿酸血症、痛风者少食。适合

  • 南宋是如何灭亡的?都经历了什么?

    南宋是怎么消亡的?都记忆了甚么?你们明白吗,接上去历史网小编为您说解公元一二三四年,跟着蒙宋单方,联手灭了金国,中原地域的情势开始产生了全然性的变动。在此之前,南宋以及蒙古帝国,尽管存在1定的竞争瓜葛

  • “双减”也需做好教育管理“加法”

      “‘双减’减去的是不必要的、机械的、重复的学业负担”“更好促进‘双减’政策产生实效”……今年全国两会上,“双减”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双减”政策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

相关栏目:
  • 古体诗词
  • 古体辞赋
  • 现代诗歌
  • 唯美古风
  • 散文随笔
  • 文化随笔
  • 读书笔记
  • 小说故事
  • 杂谈评论
  • 漫说历史
  • 学术研究
  • 其他类型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入途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