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入途国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原创投稿 > 学术研究

《西游记》“谐讔通变”创作论 ——评李安纲博士学术的失误及其他

作者:laoshi来源:入途文学网发表于:2021-10-28 14:02:16阅读:989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 谐隐连珠法
 
以《文心雕龙·谐讔》篇的角度考察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学说,他们的学说无非都是得了一个“讔”字而已。那么,《西游记》的创作元素是否还有“谐”字的成分呢?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谐词暗隐”式
 
事实上,《西游记》的文学创作中由谐词暗隐而引导故事情节的现象是常见的,“谐词暗隐”就简称为“谐隐”,而这种“谐隐”如珍珠般的连续,这种写作方法就称之谓“谐隐连珠法”。
试举一例:石生---石猴子---石思仙---石长生---石下长卿
上例均为中药名称,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故谓之“谐隐连珠法”。
《西游记》中药药名谐词创作计200余味,“神仙药”(《吴承恩诗文集·海鹤蟠桃篇》)可与第100回中成语谐词“金盐玉豉”创作相印证。“金盐玉豉”指神仙常服用的两种药,泛指一切的长生秘药。“金盐”即 “五加”,讽“刺”了索贿拜金方能“‘赐’五‘加’”的佛国世界。“玉豉”即是“地榆”,“无名印”即是“地榆”的别名,《西游记》多处有“无名印”的创作。《西游记》69回中 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可与《吴承恩诗文集·诸史将略序》中有“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相印证。
 
另举一例:长生乐---齐天乐---大圣乐---宴蟠桃---小圣乐--哪吒令
上例均为词牌曲牌名称,亦谐名曲隐而状似连珠。此两例不同之处或词素相同有一“石”字,或无词素相同情境。
 “谐隐连珠法”的创作古已有之。如:
元代 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表现为龙鲤---离母---载君行---仙人衣---密陀僧---红孩儿---野猪怕---枸杞芽---铁扇子---当归等中药名称的“谐隐连珠法”创作。
《西游记》词曲牌名谐词创作计近200阙,然鲜有人见。乃至胡适先生认为“白鼋淬水”一节“太寒伧了”,而历时“前后十年”为求“衬得住一部大书”而另文七千字。愚以为“白鼋淬水”一节乃出词牌谐词“扁舟寻旧约”,胡适先生于此所察确有失误!
 
㈡ “谐辞暗隐”式
 
“谐词”一词本由《文心雕龙·谐讔》篇中“谐辞”一词演化而来,那么,《西游记》中是否有“谐辞暗隐”情形且状似连珠的“谐隐连珠法”呢?
查《西游记》中前七回中人物命运的安排恰如《周易·乾卦》的爻辞一般,如下: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帮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处“谐辞”的涵义与《文心雕龙》中的原文对比发生了变化,意思是诙谐的爻辞。“谐隐连珠法”在《西游记》的创作中可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情形,反应了著者平素“积学储宝”的内容,创作中对古典文学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对文字谐谑发生的认知。
 
“谐隐连珠法”对《西游记》“金丹派”是一次文学再认知,说明了《西游记》并不象他们的认知一样,是仅仅所谓的“《证道书》”,这是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没有想到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
当然,胡适先生也没有想到“前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二篇,内容上均属于对隐语的再次创作,《还源篇》、《十二璧卦》在古典元素的认知上均可归入“讔”,《还源篇》可观察为以原文形象再次创作,《十二璧卦》可观察为以卦义再次创作。文字有音、形、义三学,李安纲博士会有疏漏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㈠ 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在对以音创作的复讔连珠法考察中可以看见李安纲博士是确有疏漏的。
“无中养就儿”这句金丹隐语,著者在第一回就创作了原文不变的“无中养就儿”,而在《西游记》百回中“无中养就儿”的谐音始终在参与作品创作。与李安纲博士所讲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相比,八十一难始于附录(八-九回间)、终于九十八回,中间仅有八十九回跨度,实际参与《西游记》创作六十八回。而“无中养就儿”却有一百回的参与。由此可知“无中养就儿”就更有“文心”的意义。     
介绍几则常见的“无中养就儿”创作事例。如“大闹龙宫”、“大闹地府”、“大闹天宫”,这三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情节就可以对应为“无中攘就儿”、“牾中攘救儿”、“忤中攘厩儿”。据笔者查实在《西游记》中“无中养就儿”的“复讔连珠”绵绵不断而相伴始终,竟出现了300多次!略述如下:
1、顺序式  
①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乌)三藏纵马加鞭,(纵,明显。)直至树下。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众)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纵,暗隐。一音三用。)三藏下马奉拜,(仰)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就)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耳)  ---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②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无)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停撼嬉Щ怠#┠浅だ舷惹熬跹鳎ㄑ鳎┤缓缶跆邸T醋牟恍矶郑炙闶洌皇奔涮弁茨呀踝磐罚妥乓陆蟛裂鳌#ň停┌私涞溃?ldquo;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行者听见道:“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尔)等我上去看看。”---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1. 连续顺序式

①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无)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仰)今日半途而废,(就)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尔,顺序也。)唐僧转回身睬,(无)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中)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就)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尔。顺序也。连用二次顺序!)---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道士云:“我那师父,(吾)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指水为油,点石成金,却如转身之易。所以有这般法力,能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宗)君臣相敬,(仰)与我们结为亲也。”(就)行者道:“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术动公卿。(尔)老师父有这般手段,结了亲,其实不亏他。噫,不知我贫道可有星星缘法。(吾)得见那老师父一面哩?”(宗)道士笑曰:“你要见我师父。有何难处!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仰)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就)若是我两个引进你,(尔)乃吹灰之力。”---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3、逆序式
①唐僧步行至朝门外,对阁门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来面驾,倒换文牒,乞为转奏转奏。”(迩)那黄门奏事官,连忙走至白玉阶前奏道:“万岁,唐朝有个高僧,欲求见驾,倒换文牒。”(就)那国王闻知是唐朝大国,且又说是个方上圣僧,(仰)心中甚喜,(中)即时准奏,叫:“宣他进来。”把三藏宣至金阶, 舞蹈山呼礼毕。(舞)---第29回《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②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儿,话儿。)”行者道:“遵命,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就)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禳)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刣,音zhōng。刮削物也。)不出门。”(毋)---第26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4、一首双尾式
①那呆子拉着马,有草处且不教吃草,(毋,起首!)嗒嗒嗤嗤的赶着马,转到后门首去。只见那妇人,带了三个女子,在后门外闲立着,看菊花儿耍子。他娘女们看见八戒来时,三个女儿闪将进去,(中)那妇人伫立门首道:“小长老那里去?”这呆子丢了缰绳,上前唱个喏,道声:“娘!我来放马的。”(嚷就儿矣!)那妇人道:“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挂搭僧,往西跄路?”(就、躟)八戒笑道:“他们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肯干这件事。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咎、耳。)---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②行者见了道:“呆子,莫乱谈。(毋,起首!)师父吊在那里不是?你两个慢来,等我去看看。”好大圣,急登高坡细看,认得是伙强人,心中暗喜道:(中)“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仰)即转步,摇身一变,(佯)变做个干干净净的小和尚,(就)穿一领缁衣,年纪只有二八,(儿)肩上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拽开步,来到前边,叫道:“师父,这是怎么说话?这都是些什么歹人?”三藏道:“徒弟呀,还不救我一救,(救)还问甚的?”(尔)---第56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5、双音交融式
①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无)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无)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勿)游必有方。(躟)你既有父母在堂,(宗)又与你招了女婿,(就)有愿心,(仰)教你男子还,(就)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尔)又没个侍儿随从。(儿,侍儿。)---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②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无)尽是妇女,(妩)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众)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种)慌得那三藏勒马难行,须臾间就塞满街道,(攘)惟闻笑语。八戒口里乱嚷道:“我是个销猪,我是个销猪!”(嚷)行者道:“呆子,莫胡谈,拿出旧嘴脸便是。”(旧)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咎)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尔)---第54回《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6、乱序式
①行者揪着耳朵,(揪耳)抓着鬃,(牾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棱挣,行者又叫一声,呆子道:“睡了罢,莫顽!明日要走路哩!”(躟)---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②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佯)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五)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就)飞在八戒耳朵边道。(耳,乱序也。)---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7、顺逆连接式
①那怪物暗自欢喜,(物)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行者把他扯在路旁边,试了一试,只好有三斤十来两重。(重)行者笑道:“你这个泼怪物,今日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捣鬼!我认得你是个那话儿呵。”妖怪道:“师父,我是好人家儿女,(养)不幸遭此大难,(咎)我怎么是个什么那话儿?(儿,那话儿。)”行者道:“你既是好人家儿女,怎么这等骨头轻?”妖怪道:“我骨格儿小。”(儿,骨格儿。)行者道:“你今年几岁了?”那怪道:“我七岁了。”(就)行者笑道:“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恙)你怎么不满四斤重么?”(重)那怪道:“我小时失乳。”(无)---第40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②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毋)若驾筋斗云啊,掀露身体,恐菩萨怪我不敬。(终)”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攘)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就):“你上那莲花瓣儿,(儿,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儿,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躧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咎)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菩萨道:“既载得,如何不过去?”行者道:“又没了篙桨篷桅,怎生得过?”菩萨道:“不用。”只把他一口气吹开吸拢,又着实一口气,吹过南洋苦海,(飏)得登彼岸。(终)行者却脚躧实地,笑道:“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无)---第42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8诗隐式
①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悟、衷、仰、咎、尔)---第46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②呆子定了性,止不住腮边泪落,对骷髅点头叹云:你不知是(无)——
  那代那朝元帅体,何邦何国大将军。当时豪杰争强胜,今日凄凉露骨筋。(宗、攘、就)
  不见妻儿来侍奉,(儿)那逢士卒把香焚?谩观这等真堪叹,可惜兴王霸业人。---第50回《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③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无亲冤,(无)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终)老君降伏却朝天,(仰)笑把青牛牵转。(厩、略“儿”字。)---第53回《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篇幅所限,恕难一一详列。
 
    那么,这句隐语是哪里来的呢?
    查“无中养就儿” 出自多处,如下:
吕洞宾(796年-- ?)《沁园春·丹词》词云: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正一阳初动,中宵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帷。造化争驰,龙虎交媾,进火功夫牛斗危。曲江上,见月华莹净,有个乌飞。  当时自饮刀圭。又谁信,无中养就儿。辩水源清浊,木金间隔;不因师指,此事难知。道要玄微,天机深远,下手速修犹太迟。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步云归。
石泰 (1022 ---1158)《还源篇81首》第65首, 黄婆双乳美,丁老片心慈。温养无他术,无中养就儿
陈楠(?---1213)《罗浮翠虚吟》:“道要无中养就儿”。
马钰(1123-1183)《玩丹砂·赠甘张二先生》:清净无为锁密机。金波玉滟结刀圭。奇哉妙矣至幽微。捉住杳冥昏默处,能餐能饮更能携。无中养就化生儿
葛长庚 (1194 年-- ?)《水调歌头21阙》 第7阙: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李道纯(1219---1296)《挽邪归正歌》:“究竟无中养就儿”。
王惟一 ( ?—1326年)《绝句64首》 第17首:十二时中只一时,一时辰内罕人知。鸿蒙才肇干初画,进火工夫岂在迟。百刻常如一刻推,要须药火不相违。纯清绝点浑无染,方信无中养就儿
潜真子(元代生卒不详)《苏幕遮》: 正当时,须自晓。认得刀圭,掌内冥冥杳。勤饮琼浆常是饱。大药频修,莫要虚抛了。龙左行,虎右绕。无里生儿,迷者争知道。子午寂然功最好。不会修持,空说千千兆。
王玠(元末明初)《炼丹砂》:学道不难知。都在人为。须凭玄牝立根基。以坎填离无间断,得造希夷。神炁静相依。龙虎皈随。无中养就个婴儿。迸破顶门神出现,烁烁光辉。
    自吕洞宾而下的著者都是道家的宗师。原来“无中养就儿”竟是道门代代相传的内丹口诀。这两句话还是有着颇深的流传渊源的。
    
    陆宗达先生在《训诂简略》中云:“在古代汉语修辞中,还广泛运用‘隐语’这种修辞手段……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成隐。” “无中养就儿”复讔连珠创作中最长的为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全回“妩中嚷就儿”:描写呆子数次喊娘要求入赘的滑稽景象;最短的只有一句话例如: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中“迕(污)钟禳就迩”: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僧衣另名钟)。以及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中“迕棕飏秋耳”:就是碗粗的棕缆,只当秋风过耳,何足罕哉!确实是修短有度,(《文心雕龙·熔裁》)繁略殊形,隐显异术,则文有师矣。(《文心雕龙·征圣》)
    还有一种情况:同句隐语创作的大情节中镶嵌着小情节。我们可称之为“讔中寓讔”。如一百回中“晤中仰旧儿”中镶嵌“怃中嚷咎儿”,庄中蕴谐,令人忍俊。清 唐再丰《江湖通用切口摘要》中叙述云:“今所记皆各道相通用者,至于各行各道另有隐切口,乃避同类而用,隐中又隐,愈变愈诡矣。其类既多,其语可知也,故不载。”切口,即隐语也。可见,“讔中寓讔”是确实存在的。
    谈了这么多《西游记》的“无中养就儿”。我们回头再看看《吴承恩诗文集》中的文字情形。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非一族,仰田之家什一,仰天之家什九……”中隐“洿中仰九儿”。
《贺学博未斋陶师膺奖序》“未斋先生来掌吾淮教事……兴世乖忤……夫是以以庠易邑尔……”中隐“忤中庠教儿”。
《钵池山劝缘偈》中含“无中养就二”。此间于庄中寓隐,隐中含秀。“二”者以谬显秀也。信此二比丘惠晓、秋月即为《西游记》阿难、迦叶故事之现实生活构思之源。“钵”、“池”、“山”、“劝”者亦复如是。
《百字令·地雄淮楚金汤国》中隐“武中壤就儿”。
《百字令·长淮南北》中隐“无(婺)中仰舅儿”。
《千秋岁·线添宫绣》中隐“舞中仰就儿”。
《海鹤蟠桃篇》中隐“婺中仰酒儿” 。
《二郎搜山图歌》中隐“骛中攘鹫”、“五(无)终勷救”…… 
乃至《慰友人》中“嗟君爱名如爱儿,经营举业心孜孜。秋灯破箆啮饥鼠,仰屋背书吟且思。上天茫茫无曲私,不为一夫行四时,功名富贵自有命,必欲得之无乃痴?”的倒序创作等等,以上为与“无中养就儿”相关的“复讔”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观看《西游记》的开卷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嵌一无字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隐一中字
覆载群生仰至仁,(嵌一仰字,隐一养字也
发明万物皆成善。(隐一就字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厄谐儿字
由此可以判定这首开卷诗出自吴承恩之手!以是故,断知吴承恩确著《西游记》。由这个角度还可以解决吴本《西游记》与朱鼎臣本《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杨致和本《西游记传》究竟哪个版本是初本的问题。由于已知如上条件及三个版本的开卷诗是大体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断定朱本、杨本均为吴本的节略本。这个结论与郑振铎先生、李时人教授、曹炳健教授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
我乡僧释本性(妙用)笑谈《西游记》,不过“天应星,地应'巢'”,考之亦不谬也。
《西游记》著者之争,海内海外,逡巡狐疑久矣。吴承恩、丘处机、陈元之、李春芳、闫希言、唐鹤征、许白云,未知花落谁家?愚以为:若依“无中养就儿”得入“知音”之境,断之必属吴承恩无疑!
未知李安纲博士以为然否?
 
 
     ㈡ 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1、禅诗一首
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均应属于复讔连珠法中以形创作的实例,《西游记》中第一则以形创作的复讔连珠应是:“有物先天地,无名(形)本寂寥。能为万物(象)主,不逐四时凋。”原诗出自傅大士(497年—569年)。该诗的内容不是金丹诗,而是一首禅诗,诗义直指先天自性。与其它《西游记》创作元素的金丹诗一样,在古典文艺中它们的性质同属于“讔”。以一禅诗首领众金丹诗,其旨禅丹之意已昭然若揭。且《西游记》中仍有“禅门须会无心诀”句。
故此观之,书中有“禅门心法”是确实无疑的。
 
   2、丹诗一首
金公本是东家子,送往西邻寄体生。认得唤来归舍养,配得姹女结亲情。”此诗出自张伯端《悟真篇》,《西游记》著者以此为基创作了前七回的大意:孙悟空东胜神州出世,到西牛贺州学道,祖师呵斥回到花果山,与二郎神大战被擒。(“姹女”内丹学属火,火数为七,故为梅山七圣。)可见故事整体是依诗歌的形象而创作的。且《西游记》中仍有“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诗。
故此观之,书中有“金丹妙诀”是确实无疑的。
 
五四以来,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他们的这些看法对传统古典主义的诠释尽数挞伐,乃至一无是处!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可以俯瞰到他们的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
这种学术上的断见,对古典主义文法的研究、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是误人子弟的。
 
㈢ 以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
 
李安纲博士的《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的卦义创作有详尽的描述,令人感动!由此而深入求索,窥得《西游记》中还有其他形态的以卦义创作的复讔连珠法,略述于下:
1、顺序式
⑴ 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同人卦、大有卦、谦卦、豫卦、随卦。(卦序自第2卦~第17卦)
---第2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⑵ ①大壮卦、晋卦、明夷卦、家人卦。(卦序自第34卦~第37卦)
②既济卦、未济卦、乾卦、坤卦、屯卦、蒙卦、需卦、讼卦、师卦、比卦、小畜卦、履卦、泰卦、否卦。(卦序自第63卦~第10卦)双顺融合,即两段顺序的卦序,宏观梗概与微观叙事相融合。
---附录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2、逆序式
⑴ ①临卦、蛊卦、随卦、豫卦、谦卦、大有卦、同人卦、否卦、泰卦、履卦、小畜卦、比卦、师卦、讼卦、需卦、蒙卦、屯卦、坤卦、乾卦。(卦序自第19卦~第1卦)
②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卦序自第60卦~第52卦)双逆叠嶂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相互彼此遮障,彼此掩映。
---第3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⑵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渐卦、艮卦、震卦。(卦序自第60卦~第51卦)丰~渐之间另有临卦、蛊卦、随卦。(卦序自第19卦~第17卦) 双逆镶嵌式,即两段逆序的卦序中,一段为另一段所包含。
---第7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3、交错式
⑴渐卦、归妹卦、丰卦、旅卦、巽卦、兑卦、涣卦、节卦、中孚卦。(卦序自第53卦~第61卦。)
‚节卦、涣卦、兑卦、巽卦、旅卦、丰卦、归妹卦。(自第60卦~第54卦。)
顺逆交错式
---第24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⑵颐卦、大过卦、坎卦、离卦、咸卦。(卦序自第27卦~第31卦。)
‚睽卦、蹇卦、解卦、损卦;(卦序自第38卦~第41卦;)
ƒ遁卦、大壮卦、晋卦。(卦序自第33卦~第35卦。)顺交错式
---第25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其叙事由来一如《朱子卦序歌》所示: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自伏羲始即有“符采复隐”,及至文王“革旧鼎新”皆不离隐语之用。观此间《朱子卦序歌》相状隐秘,类同隐语,故入复讔之列。文艺分析中,随着微观、宏观视域的不同,对卦义的认知判定也会不同。如上例中宏观的观察中却似: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涣离也,节止也。
第3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兑见而巽伏。
其宏观构思所凭恃者,盖若《杂卦传》也。余例仿佛,不赘述。
 
苏东坡诗云: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通观《西游记》全篇,这种“重重叠叠”构思的复合性是普遍存在的。或言之,著者运用卦义连续的形态在文艺创作中,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可以由两条(组)不同的卦义相兼容。这种复讔创作方法给著者及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著者也更陶醉于“覃思文阁、业深综述”的创作激情之中。作品因之“珠玉潜水”也更加复杂,研究者的研究难度也大为增加。
这种复讔连珠法文艺实质即是文章之骨骸。由此得见著者形成的收束构思中,复讔连珠法亦有隐语连续的复合特点,这种复合性是文学隐性结构的重要组成。我以为郑振铎有评“神骏丰腴”、“功力壮健”即生于此。《文心雕龙·风骨》云:“沉吟铺辞,莫先于骨”、“辞之待骨,体之树骸”。由此知之,骨有实际,非为虚言。
 
《西游记》中复讔不是对某一隐语单纯的创作,它是对多项隐语综合创作的集成。《西游记》中复讔元素“无中养就儿”如同秘钥,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入;复讔元素“《朱子卦序歌》”如同闸闩,不知则不得其门而出。一音一义,形格势禁。《文心雕龙·总术》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老子曰:“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观斯言,可谓至矣。
 
 
三、回互连珠法
 
学人凭藉谐隐连珠法、复讔连珠法方得步入《西游记》谐讔创作之门,然尚未识其堂奥,尚有创作元素未及梳理,如若明其精髓,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文心雕龙·谐讔》云:“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回互即转换、变换之意。《西游记》“回互连珠法”主要是通过八卦具有多种物象的特性来实现的。
㈠ 简单的回互连珠法
试举二例:
1、《西游记》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新生、为迅疾、为显现、为恐惧、为开拓。
为神灵、为变化、为轻视、为天赐、为宗族。
著者用震卦、乾卦这两个卦象对应的若干物象,组织构思了这一回。那么,这两个卦象对文章还会不会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震为上卦,乾为下卦。就成为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的运势如下:
家运:已壮大且富有,但亦有似成而空之感。
改行:可,不过勿太勉强。
寻人:为斗气而出走,若寻找途中不见,则难查下落,东方或西北方。
求名:务必注意妥善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不可自恃刚健强壮而冒进,尤其不可自负。适当发挥自己的才干,加上外力的援助,必有所作为。这些内容恰恰是本回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本回中的命运!
反之,如果震为下卦,乾为上卦。就成为天雷无妄卦。天雷无妄卦的运势如下:
等人:一定会来。但有不欢而散之象,宜以和为贵。这个内容恰恰是本回孙悟空的对面人物玉帝的命运安排。
    2、《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寺院、为长木、为狂风、为耳闻、为伪装、为巧妙、为疑惑。
    为神仙、为寺院、为使节、为圆满、为宝物、为喜悦、为愤怒、为管钱者、为后台老板。(巽、乾皆有寺院意。)
分析:如果巽卦在上,乾卦在下,为小畜卦。小畜卦运势如下:
买卖:景气不好,买卖难成或利薄。
诉讼:会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反之,上乾下巽,天风姤卦。天风姤卦运势如下:
买卖:不能如意,受奸诈之害而失败也。
    这些内容表达了唐僧师徒与迦叶、阿难双方在本回中命运的安排。
㈡ 复杂的回互连珠法
    《西游记》中多数章回以两组回互连珠指示人物命运,但也有较少三组、四组出现回互连珠的情景,举例如下:
    1、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雾岚、为山、为孤立、为沉静、为慎守。
为悦、为谈笑、为恩惠、为伪善、为附决。
    为令旗、为大话者、为显现、为腾飞、为虚、为日月。
分析:如上艮下兑,损卦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将有所俘获,大吉大利,没有灾难,是称心的卜问。而且所往将获利。将有人送来两盆食物,可享口福。
    买卖:虽有损,但终得利。
    反之,上震下兑,雷泽归妹卦。
    买卖:表面上不错,实际亏了老本。
    在这里著者以损卦、归妹卦之买卖状态指示了孙悟空、小妖们交换葫芦后的盈亏结果。(兑卦为下卦,分别参与了损卦、归妹卦。)
    2、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回互连珠的状态为:
    为石门、为困苦、为巢穴、为丰、为星斗、为角。
    为牛、为阖户、为眠、为迷茫、为劳苦、为有终。
    为柱、为独善、为锐进、为神仙、为龙、为珍宝。
    为飞翔、为礼仪、为明察、为兵戈、为包围、为斩首。
分析:天火同人,家运:上下和乐,运势亨通,可得意外之财,宜把握良机,努力求取。
      天地否卦,家运:上下不合,百事不顺。
著者用天火同人、天地否卦之家运指示了唐僧师徒与三灵犀的命运安排。(乾卦为上卦,参与了同人、否卦运势,而艮卦并没有参与二者运势。)
“回互”一词有转换、变换之意。上文中这种上卦、下卦交换位置的方式易学术语谓之“交卦”,(三国时,吴国易学家虞翻谓之“两象易”)与“回互”一词极为相宜。《西游记》文学内容上纯卦的物象极尽变换,而且对立人物的命运各自也与“交卦”相应,均有“回互”之意。因此谓之“回互连珠法”。
 
㈢ 讔心的奥秘
 
“回互连珠法”是以“交卦”(两象易)设计运筹文学的方法,这个与文章人物命运相潜发的交卦就称之谓讔心。讔心对文章的创作还有什么奥秘吗?我们需要再度考察。
以《西游记》第一回为例,由上文 “㈠简单的回互连珠法”中的例1中,已知《西游记》第一回的讔心是雷天大壮卦,雷天大壮卦初爻变为雷风恒卦、二爻变为雷火丰卦、三爻变为雷泽归妹卦、四爻变为地天泰卦、五爻变为泽天夬卦、六爻变为火天大有卦。这些内容于《西游记》第一回中有顺序的对应创作。其详如下:
1、每会该一万八百岁。(雷风恒卦,恒,久也。)
2、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雷火丰卦,声势壮大。)
3、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雷泽归妹卦,违反常理、其道将穷。)
4、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地天泰卦,家宅:平安、团圆。)
5、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泽天夬卦,夬:缺失、决定。)
6、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欢喜道:“此间人果是朴实,果有此山此洞。”(火天大有卦,时运:亨通无比。)
地天泰卦、火天大有卦创作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方法,清晰分嵌“地、天”“大、有”字样。李安纲博士在《美猴王与十二璧卦》文中对《西游记》第一回“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十二璧卦中对夬卦创作的描述为:“猴王听通臂猿之谏,要学长生不老之法,应着了“以刚决柔,以君子除小人”,是个夬卦”。雷天大壮卦的互卦就是夬卦,《文心雕龙·隐秀》云:“辞生互体,有似变爻。”互体也就是互卦。
由是,讔心概状如下:
①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以卦义、卦名镶嵌、命运等形式参与了文章创作,这种创作次序有时候与以卦义形式创作的复讔连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②在文章中由讔心的变爻得出的六个卦象,与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同时在文章中存在。由讔心所变化的交卦就是对面人物的命运。
③在文章中构成讔心的二个纯卦所产生的多个物象是现实存在的,讔心所潜发的人物命运是现实存在的,是具象的。而讔心和相关的二个纯卦在文章中是不体现的,仅是抽象的存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这是讔心的特点。
④《西游记》讔心的艺术创作超越了“辞生互体,有似变爻”(《文心雕龙·隐秀》)的观点。同一章回中将讔心之互卦的卦义加以艺术构思,又将讔心之变爻逐次化为文辞,实践了“辞生互体;逐次变爻”的文艺理念。(互卦反应本卦幕后势力的执行力。)
⑤从古典文艺创作的角度观察,说白了,讔心就是著者创作构思时持握的中枢,是著者独特的艺术审美所在。讔心也就是古典文艺探索者最终所要寻求的“谜底”。
讔心似一颗骊珠,它静静地潜在的中国古典文艺的深渊里。它是中国特色的谜语,是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艺的骄傲!
 
㈣ 未来的“回互连珠法”前途无量
 
“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是根据八卦的多种物象构思而得。当我们审视《八卦物象表》时,可以发现颇多的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物象,显然这些新的物象古代的作家是没有机会创作的,而现代的作家尚未能意识到“回互连珠法”的创作机理,这为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八卦物象中存在的现代文明大体如下:
为:京都、大城市、银行、警察局、博物馆、邮局、金属工厂、飞机、火车、轿车等。
为:消防队、娱乐场所、电影院、俱乐部、驾驶员、旅游家、吸毒者、消防设备、潜水艇等。
为:休息室、派出所、银行、房产商、家具商等。
为:广播电台、电影院、歌舞厅、公安机关、停车场乐器店、夜总会、音乐学院、噪声大的场所、商店、游乐园、公园等。
为:邮局、直升机、索道、传送带、电梯、通风口、设计院、建筑材料商、木材商、营销员、新闻人员、公关人员等。
为:天文台、电子产品、娱乐厅、电影院、图书馆、印刷厂、冶炼厂、电视台、火车站、明星、摄影者、影视经营者、编辑、纪检人员、电气焊工具、电子电器产品等。
为:建筑工人、地产商、肉类加工厂、农贸市场、水泥、汽车等。
为:舞会、废品收购站、咖啡厅、音乐厅、娱乐场、影剧院、公关部、会议室、歌手、话务员、导游、相声演员等。
以上新的物象创作元素,应能支持科幻、魔幻、传奇、穿越等现代故事情节。为作家朋友们在新的题材下、新的故事环境中创作“回互连珠法”提供了元素条件。《文心雕龙·通变》云:“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古典主义的继承者们追寻祖先的道路阔步而来!他们必将是光荣的。
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事物总会被八卦物象所对应、所涵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回互连珠法”必将是“长生不老”的。这块生生不息的“息壤”是祖先的思维特性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它必将会与我们这个民族相始终,它一定是永生的,而我们每个人都仅仅只是时光的匆匆过客。继承和发扬祖先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三、《文心雕龙》理论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的变化
 
在对《西游记》谐讔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吴承恩对《文心雕龙》文艺概念的转变应用。《文心雕龙·通变》云:“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就是说,“(文艺创作)应该在沿袭当中又有所改变,这才是继承与革新的方法。”举例如下:
㈠ 同音而近形的概念
1、谐隐,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谐讔》篇中的谐讔二字变化。谐隐在《西游记》分为“谐词暗隐”、“谐辞暗隐”二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2、复讔,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原道》篇中的复隐二字变化。复讔在《西游记》分为“以音”、“以形”、“以义”三种形式。详见前文,不赘述。
3、讔秀,形态相对于《文心雕龙·隐秀》篇中的隐秀二字变化。“讔,隐语也。”“秀,状溢目前谓之秀。”讔秀,就是指在文艺审美上,用隐语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西游记》中分为二种形式,如下:
①目录中镶嵌隐语“金公”、“木母”、“刀圭”等,取得状溢“目录”之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②在回前、回中、回尾插入“金丹诗词”,通过与故事情节的接受反差,取得状溢目前的艺术审美效果。
谐隐、复讔、讔秀均与《文心雕龙》的原文同音且近形,反应了吴承恩成熟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通变观,以及“望今制奇,参古定法”这种积极的文艺创作态度。“世间鱼鸟即钟期”(《吴承恩诗文集·池上即事》)就反应了这种对艺术求索而知音难遇的境况。
㈡ 同文而义迁的概念
与《文心雕龙》原文相同,但概念发生变化的有二种,如下:
①谐辞,语出《文心雕龙·谐隐》:“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於权谲,而事出於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原意为戏谑之辞。在《西游记》创作实践中为戏谑之卦辞。详见前文,不赘述。
②文外,语出有三。如下:
❶《文心雕龙·神思》:“至於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❷《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❸《文心雕龙·隐秀》:“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
“文外”原意均为文章之外。《西游记》创作实践中“文外”的概念发生了创作分化,一部分与原意相同为文章之外,在“回互连珠法”中探索“讔心”之时,即属此类。另一部分演变成了叙文之外,代指叙文之外的金丹诗词的内容,而叙文与金丹诗词同属于文章的一部分,都在文章之内。
对于《西游记》的学术认知而言,显然“金丹派”认识到了“文外之重旨”,而“五四派”是拒绝承认“文外”的存在的。这是二派在古典文艺理论概念上认知的分野,泾渭分明!对于我们古典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我们要严肃尊重文学原著,原文中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探索古典文艺的变化源流。
 
五、吴承恩确著《西游记
 
在对《西游记》“谐讔通变”考证中,可见创作要素与《吴承恩诗文集》多处相应。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理由如下:
㈠ “无中养就儿”是《西游记》核心创作元素,《吴承恩诗文集》中创作亦多处可见。详见前文,不赘述。
㈡ 探讨“复讔”的相对概念“复隐”时,《吴承恩诗文集·杂言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中有“龙沙”“‘卑’‘相’”同文出现,“龙沙”“卑相”都是中药大黄的异名,《西游记》中《魏征梦斩》笔意与此相关。
㈢ 考察“回互连珠法”著者之创作才能时,著者应须具备瞭解《文心雕龙》以及虞翻“两象易”的知识水平。《吴承恩诗文集·答西玄公启》中有“高谈刘勰、下问虞翻”句,此句与“回互连珠法”著者才学底蕴高度一致。
由上可证,吴承恩应确著《西游记》。噫!“复讔连珠法”乃音、形、义之讔也,“回互连珠法”乃命运之讔也。其人妙笔生花融凝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非“讔圣”不足誉也!
 
六、关于《西游记》古典性质的结论
 
《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不过,这种谐讔是前进了的、变化了的新的古典主义的谐讔。如果我们照搬照套《文心雕龙》中原有的文艺概念,就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是《西游记》创作“知音”的题中之意,“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惟有“知音”的求索,方不致宝山空回。
我们站在古典文论的源头上,俯瞰整部《西游记》的学术史。不难辨认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特点是重讔轻谐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偏见!更容易辨认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特点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的学术是典型的断见!从根本上讲,这二种《西游记》学术观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虽然,他们都作出过很多贡献)都犯了盲人摸象式的错误,都没有正本清源服膺古典,彼此攻讦徒增贻笑。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而我们要传播古典、赓续文宗就离不开已有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我们要运用传统学术从现有的古典小说中发掘、整理新的古典文艺理论阵地,这些新的古典文艺理论概念,是古典文艺的“基因”,是祖先珍贵的遗产,更是我们要世代相传的古典文艺的无价之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
 
瑕不掩瑜,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在探索《西游记》文艺素材的研究中有积极的先导意义,历史应不会遗忘。
 
 
 
文成之日,谨向十年间指导过我的李逸津老师、徐习军老师、朱明胜老师一并致敬!
 
 
时2021年5月合稿;6月6日定稿,第4稿。
 
 
 
 
 
 
参考资料
 
 
《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之学术质疑》蔡铁鹰
《是奥义发明,还是老调重谈》      宋谋玚
《文心雕龙》                      刘  勰
《吴承恩诗文集》                  吴承恩
《体真山人法语录》                汪东亭
《美猴王与十二璧卦》              李安纲
《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      李安纲
《象数易学西游记创作之研究分析》  江  凌
《八卦物象表》                    佚  名
《六十四卦表》                    佚  名
 
 
 关键词:谐隐连珠法  复讔连珠法  回互连珠法
摘  要:《西游记》的古典文学性质是谐讔小说。
从古典谐讔文艺构成的角度认知,悟元子刘一明、悟一子陈士斌、李安纲博士等人的“金丹派”学术以及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人的“五四派”学术都是片面的、狭隘的。这二种学派都不能说明《西游记》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易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不能正确反映古典谐讔的迁流变化。这种现象皆由这二种学派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知识底蕴所决定的。
 
李安纲博士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李安纲博士的《还源篇是唐僧八十一难原型》、《美猴王与十二璧卦》对研究《西游记》创作元素的构成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西游记》“金丹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术失误也是不容忽视的。
《西游记》的认知古来就有金丹隐语派,如:悟元子刘一明(1734--1821)著《西游原旨》、悟一子陈士斌(-约1692前后-)著《西游真诠》,这些人均对《西游记》中的金丹诗词阐发情节内涵。及至五四时期,陈独秀先生在《新青年》发刊词《敬告青年》(1915)中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因为要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旧文学,所以悟元子、悟一子等人诠释《西游记》的著作就遭到了全盘的批判否定!鲁迅先生说:“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文辞甚繁”,而所论“皆得随宜附会而已”。(《中国小说史略》1923)胡适先生说:“道士说这部书是一部金丹妙诀。和尚说这部书是禅门心法。秀才说这部书是一部正心诚意的理学书。这些解说都是《西游记》的大仇敌。”(《西游记考证》1923)郑振铎先生说:“那些真诠、新说、原旨以及证道书……是大白天说梦话的。”(《西游记的演化》1925)显然,这种漠视的、仇视的眼光,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以这种眼光面对古典文学的内涵是不能真正做到“整理国故”的。
自李安纲博士的学术发表以来,反对者均以“附会”一词相指责,在《西游记》古典文学创作研究中,离不开《文心雕龙》理论的指导,而《文心雕龙》中恰有《附会》一章,文学创作可以附会,文史考据不可附会。因此,对李安纲学术的考察仍需深入!
 

TAG标签:

猜你喜欢
  • 巨蟹女最终的婚姻归宿

    对于巨蟹座女生来说,简单而知足,没有复杂的念头,也不存在害人的心思,只要能够拥有轻松的工作、稳定的工资,以及平和的小日子,便会觉得十分幸福和满足了。她们心态很年轻,不管是二十岁还是三十岁,都永远表现得

  • 80年属猴人未来什么时候起大运

    对于80年生肖猴的朋友来说,性格活泼开朗外向,善于与人交际。为人处世很高调,遇事爱争抢,不过没什么心机,人还是挺单纯的。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80年属猴人未来什么时候起大运吧。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

  •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 年代:汉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 朝中措 梦如昨

    《中华通韵》 谁听雨夜去情多, 悠枕上红罗。 醉卧饮书心外, 别来几度行说。 东风十里, 横桥映柳, 入梦如昨。 初见晚春思客, 难猜处处滂沱。

  • 呼和浩特大召寺

    呼和浩特大召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蒙语称“依克召”,意为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名无量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菩”)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万历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银

  • 熊猫、哈士奇、松鼠、浣熊“爬”上树,这些竟都是彩绘

    可爱的大熊猫、憨憨的哈士奇、活泼的浣熊、五颜六色的鸟类……细心的上海市民发现,这几天,在静安区闸北公园和永和路的部分梧桐树树洞里“住”进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闸北公园的梧桐树树洞“住”进了可爱的动物 。

  • 石门子水库水利风景区

    石门子水库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石门子水库水利风景区位于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境内,以有着西北地区第一座百米级碾压砼拱坝的石门子水库为依托,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特点侏罗纪砂砾岩地层和丹霞地貌,石门子水库水利风景区内生态保护较好,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稀有植物的天然宝库。石门子水库水利风景区内生态保护较好,是众多野

  • 西超杯夺冠次数:皇家马德里6-2领先巴塞罗那

    皇家马德里队在与巴塞罗那队的8次西班牙超级杯决赛中赢了6次,两队已经在今日凌晨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西班牙超级杯决赛中再次相遇。我们必须回到2011年,才能找到巴萨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联赛中战胜白衣军团

  • 倾杯乐·禁漏花深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抃。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译文翻译随着禁漏的不断滴漏,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了,花草已

  • 启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rtuui九0八 启功(一九一二.七.二六—二00五.六.三0),中国书法家,字画鉴定家。字元伯,1作元白。满族。姓爱新觉罗,雍正帝9世孙。擅长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的钻研,曾经在辅仁大学任

相关栏目:
  • 古体诗词
  • 古体辞赋
  • 现代诗歌
  • 唯美古风
  • 散文随笔
  • 文化随笔
  • 读书笔记
  • 小说故事
  • 杂谈评论
  • 漫说历史
  • 学术研究
  • 其他类型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入途文学网 版权所有